[发明专利]薄膜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9244.5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4 | 分类号: | H01H13/704;H01H13/8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开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膜开关,包括上导电层、下导电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绝缘层,该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中的其中一层包括导电线路层以及设于该导电线路层上的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另一层包括第一基材以及设于该第一基材上、与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导通的导电体。本发明将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同时设置在上导电层或下导电层,并在相应的下导电层或上导电层设置具有导电功能的导电体,按压薄膜开关时,导电体与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同时接触,正负极导通,开关导通;与传统的薄膜开关相比,本发明只需在设置该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的一层设置导电线路层,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单层设置电路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开关,特别是一种薄膜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薄膜开关采用三层式结构,包括上导电层、绝缘层和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上均设有触发部,该触发部分别连接正极和负极,按压薄膜开关时,上、下导电层上的触发部接触,使正负极导通,开关导通。该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上需要同时设有电路,才可实现开关导通,使得薄膜开关的生产工序复杂,成本较高。
而且,现有的线路一般通过印刷银线形成,并通过在线路板上方架设连接线的方式设置跳线,为避免短路,需在线路板与跳线之间设置绝缘层,如果绝缘层设置不到位,线路板易发生短路或接触不良的现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异、节约成本的薄膜开关。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薄膜开关,包括上导电层、下导电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绝缘层,该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中的其中一层包括导电线路层以及设于该导电线路层上的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另一层包括第一基材以及设于该第一基材上、与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导通的导电体。按压薄膜开关时,上导电层变形,使得导电体与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同时接触,正负极导通,开关导通。
具体的,导电线路层包括主线路层、辅助线路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基材,该辅助线路层设有至少一条导电线路,该第二基材设有至少一对通孔,任一导电线路穿过一对通孔与主线路层形成导通回路;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位于该主线路层上。导电线路穿过通孔与主线路层导通,代替现有的绝缘层和跳线,降低电路不良的风险。
优选的,上述上导电层或下导电层还包括保护层,导电线路位于该保护层与第二基材之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将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同时设置在上导电层或下导电层,并在相应的下导电层或上导电层设置具有导电功能的导电体,按压薄膜开关时,导电体与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同时接触,正负极导通,开关导通;与传统的在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分开设置在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内相比,本发明只需在设置该正极触发部和负极触发部的一层设置导电线路,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同时,单层设置电路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2)本发明通过对导电线路板的基材钻孔,导电线路穿过通孔与主线路层导通,能够代替现有的绝缘层和跳线,有效降低电路不良的风险,提高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薄膜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未导通时的状态,(b)为导通时的状态;
图2为本发明中薄膜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未导通时的状态,(b)为导通时的状态;
图3为现有技术中导电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导电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9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箱组合电器的新型集成式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方向盘多功能开关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