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19014.9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溦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71 | 分类号: | C09K11/71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光效 植物 生长 灯用焦 磷酸盐 蓝色 荧光粉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粉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光效植物生 长灯用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照明要求的逐步提高,特殊行业的节能灯 照明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尤其是在种植业领域,植物生长 灯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合适的节能灯去满足整个行 业的需求。在植物生长灯的制造中,经常会用到焦磷酸锶锡蓝色荧 光粉。现有技术中制造的焦磷酸锶锡蓝色荧光粉在460nm的发光光 效低,荧光粉的粒度不规则,在灯管涂覆中不具有使用特性以及在 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 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制造方法,使得焦磷酸锶锡蓝色荧光粉的主发 射峰在460nm左右,发光光效高,荧光粉的粒度趋于球型,在灯管涂 覆中具有更加优异的使用特性,从而满足植物生长对蓝色部分光的需 求,几乎不产废水,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制造方法,包括 下述步骤:
步骤一、干法混料:首先将摩尔分数为2.00-2.50mol的SrHPO4、 0-0.50mol的CaCO3、0.01-1.00mol的(NH4)2HPO4、0.01-0.10mol的SnO、 0.01-0.10mol的BaCO3、0.01-0.1mol的LiF分别过100目筛,再混合 在一起加入到混料机中,加入橡胶球以调整不同材料之间的比重差 异,混料6小时,即得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烧成配料;
步骤二、一次氧化预烧:将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烧成配料放入 氧化铝坩埚中,将氧化铝坩埚放入氧化气氛下的箱式炉中,在 1000-1100℃的温度下灼烧3-6小时,冷却后的烧成品即是高光效植 物生长灯用蓝色荧光粉的预烧品;
步骤三、二次还原烧成:将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蓝色荧光粉的预 烧品粉碎后放入氧化铝坩埚中,再将氧化铝坩埚放入更大的氧化铝坩 埚中,在大氧化铝坩埚中填满活性炭,放入箱式气氛还原炉中,氮气 的流量在每小时0.05-0.1立方米,氢气的流量在每小时0.01-0.05立 方米,在1100-1140℃的高温下灼烧3-8小时,冷却后的烧成品即是 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蓝色荧光粉的初级品粉块;
步骤四、分散:将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蓝色荧光粉的初级品粉块 经过粉碎后,过100目尼龙筛,得到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蓝色荧光粉 的初级品,将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蓝色荧光粉的初级品经过气流分散 机,在3.0-5.0Mpa的压力下进行分散后即为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焦 磷酸盐蓝色荧光粉。
步骤一中所述的橡胶球的直径为50-100mm。
步骤三中所述的箱式烧成炉为还原气氛的烧成炉。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具有很好的原材料配合比例,使烧成 后的荧光粉成品在460nm的发光光效高,如图3所示的制备的高光 效植物生长灯用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发光光谱图。二是采用预烧后 再埋碳还原烧成的方式,使荧光粉的粒度更趋于球型,在灯管涂覆中 具有更加优异的使用特性,如图1,图2本发明制备的高光效植物生 长灯用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扫描电镜观察图所示。三是整个制造过 程中不使用纯水的引入,使荧光粉的制造过程中几乎没有废水的产 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 的扫描电镜观察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 的扫描电镜观察图。
图3为本发明制备的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 的发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高光效植物生长灯用焦磷酸盐蓝色荧光粉的制造方法,包括 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9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