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粒径煤样磨筛一体式技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8808.3 | 申请日: | 2015-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6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桃;刘昂;王凯;蒋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4/02;B02C23/08;B07B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径 煤样磨筛一 体式 技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室煤样破碎,煤粉制备,多粒径煤样筛分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粒径煤样磨筛一体式技术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有效衔接,实验室研究成为煤矿科研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手段。煤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中的表现形态主要为原煤,碎煤,煤粉等,其中为了满足理论研究和工程指标测定的需要,实验中常常需要对煤粉,甚至不同粒径的煤粉进行研究。例如,煤的工业分析,型煤制作,各种其它煤性质的测定均需要按照一定的粒径标准取样。目前,在煤粉制备时,实验室常用的碎煤实验仪器多为封闭式粉碎机;在不同粒径煤样筛分选取时,实验室多为人工筛,也有部分实验室采用电动筛。其中,封闭式粉碎机在粉碎煤样时,每次粉碎煤样均需人工装入和取出,操作者吸入过多煤粉,且每次粉碎煤量存在极限量(粉碎盘容积),另外,筛分过程采用的人工筛费时耗力,污染区域大,操作者吸入煤粉过多,且人工振动筛分的效果不佳,即使采用电动筛,也存在极限筛分量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变传统粉碎筛选过程费事耗力,操作现场脏乱差的问题,应从碎煤,筛煤操作工序一体化着手,实现流水化作业,达到高效粉碎筛选的效果。通过一体化的技术装置,使得整个实验过程在一个可控的密闭环境中进行,进而减轻操作者的负担,也能保证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区域的干净清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实验室中碎煤筛分过程中费时费力,污染区域大,操作者吸入煤粉量过多地问题,提供了一种多粒径煤样磨筛一体式技术装置,该技术装置通过碎磨系统和筛分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碎磨,筛分流水化作业,进而实现省时省力,高效干净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粒径煤样磨筛一体式技术装置,包括磨具支撑台,进料口,上层磨具,中间导料口,下层磨具,尾端导料口,倾斜导料光滑管,直线振动筛,上层磨具电机,下层磨具电机,皮带,基座,磨具支撑台上由上到下依次安装进料口,上层磨具,中间导料口,下层磨具,尾端导料口,并将磨具支撑台安装到基座上,倾斜导料光滑管上端连接尾端导料口,下端连接直线振动筛。
所述的磨具支撑台包含上磨具口,下磨具口,皮带轮,刮板,轴承套,其中上磨具口和下磨具口分别设计为磨具支撑台的上下空槽,两皮带轮安装在磨具支撑台上下磨具口内侧左轴承套的外端,两刮板分别安装在上磨具口和下磨具口内侧,并将磨具支撑台固定在基座上。
所述的进料口呈倒梯形,内壁光滑,下口端面为矩形,矩形长边与上层磨具的中心线同向,下端口长度略小于上层磨具的长度,进料口安装在磨具支撑台上端卡槽内。
所述的上层磨具由可移动磨辊,固定磨辊,可移动磨辊推进装置,可移动磨辊支撑台组成,其中可移动磨辊支撑台包含刮板,轴承套,皮带轮,其中可移动磨辊支撑台安装于磨具支撑台上磨具口处,可移动磨辊两端分别嵌套在可移动磨辊支撑台的两轴承套中,固定磨辊两端分别嵌套在磨具支撑台上侧的两轴承套中,可移动磨辊推进装置安装在可移动磨辊支撑台上,皮带轮连接在可移动磨辊支撑台轴承套外侧,刮板安装在可移动磨辊支撑台内侧。
所述的中间导料口呈倒梯形,内壁光滑,下端口中心线正对下层磨具中心线,安装方法同上端进料口。
所述的下层磨具设计同上层磨具相同。
所述的尾端导料口中心线正对下端磨具中心线,内壁光滑,与倾斜导料光滑管光滑连接。
所述的直线振动筛由筛体,弹簧,基座组成,筛体和基座间通过弹簧连接,其中筛体由振动筛进料口,上层筛,中间筛,下层筛,双电机,密封盖,出料口组成,上层筛、中间筛和下层筛分别安装在筛体的上部、中间和下部,且上层筛的目数<中间筛的目数<下层筛的目数,双电机安装在筛体的底部。
所述的直线振动筛与尾端导料口通过倾斜导料光滑管光滑连接。
所述的上层磨具电机,下层磨具电机通过皮带分别带动上层磨具和下层磨具,其中上层磨具电机,下层磨具电机各装两个皮带轮,分别对应各自的两个磨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磨具支撑台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上下层磨具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上下层磨具中可移动磨具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进料口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轴承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直线振动筛正视图
图9是本发明直线振动筛左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电机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8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