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紫外功能的有机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17911.6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安秋凤;郑安迪;潘家炎;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5/647;D06M11/79;D06M13/513;C08G77/46;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紫外 功能 有机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紫外功能的有机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臭氧层的破坏,来自太阳光的紫外辐射及其所产生的人类健康问题已引 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紫外(UV)线,亦即波长处于180~400nm的光线,由UV-A、UV-B 和UV-C所组成。众所周知,紫外线可诱发皮肤病,如紫外光中的UV-A和UV-B,可引 起表皮层毛细血管扩张、表皮发红、色素沉积以及DNA损伤,且能诱发皮肤癌。据报道, 美国约1/3的皮肤癌患者可能与接受过量紫外光线照射有关。因此,如何避免或减少紫外 线对人体的损伤已成为目前纺织抗紫外整理剂领域的研究热点。抗紫外织物为人体进行紫 外防护提供了有效屏蔽,并成为夏季服装的新宠。但性能优良的抗紫外织物,需通过化学 处理来获得。
结构中含苯环或共轭芳基结构的有机分子,如2,4-二羟基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苯并 三氮唑及其衍生物等对紫外光均有良好的吸收作用(CN103774417、103726313等),而 无机TiO2、ZnO等纳米粉体或溶胶则对UV光有良好的屏蔽作用(见CN101768854、 104452295),将二者有效结合,不仅能获得抗紫外效果,而且还有望获得新功能。如 CN101768854就曾将钛酸酯先水解缩聚制成二氧化钛溶胶用来浸渍织物,然后经烘焙固 化及长碳链硅烷疏水处理,不仅使织物表面WCA达到了150°以上,且织物的阳光防护因 子(UPF)达到50+。而CN103451949将纳米钛白粉与硅系树脂FC-2433、架桥剂、促 媒、溶剂等混合制成涂料,然后涂覆在织物表面,据称如此获得的涂层不仅能有效屏蔽紫 外线,而且处理后的织物表面干爽、挺括、防紫外效果持久,UPF可由10~20提高到40~50, 耐洗次数从2~3次提高到10次以上。而CN103726313则将油酸聚氧乙烯酯、2-(2'-羟基 -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单乙酯和固体沸石混合,然后 再加入乙酸乙酯、氧化锌和聚丙烯酸钠分散剂制成紫外防护剂,用于棉织物处理,织物防 紫外线不仅耐久性强,且安全无毒。另外,CN103774417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碘代 丙炔基甲酸酯、异丙醇钛、二酚基丙烷等用于丝绸织物抗紫外处理,则织物可兼备抗菌与 防紫外之双重效果。
然而,将二苯甲酮衍生物侧基聚硅氧烷与兼具芳基/纳米结构的苯基改性MQ硅树脂、 苯基改性硅溶胶等纳米分相结合组配成整理剂,并用于织物的抗紫外处理,尚未见研究报 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紫外功能的有机组合物,该有机组合物用于织物 处理,能产生良好的抗紫外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该有机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数由下列组分组成:1.3~4.5%的聚醚基甲基硅氧烷-co-二苯 甲酮衍生物基甲基硅氧烷-co-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UV-1)、1.5~4.5%的苯基改性MQ硅树 脂或苯基改性硅溶胶、2.0~7.0%的二苯基硅氧烷-co-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0.2~0.5%的硅 烷偶联剂以及85~95%的有机溶剂;所述有机组合物的外观呈透明状。
所述聚醚基甲基硅氧烷-co-二苯甲酮衍生物基甲基硅氧烷-co-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 (UV-1)的结构如式(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7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