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纳米导电剂杂质含量的综合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17909.9 | 申请日: | 2015-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秦杏;聂磊;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225 | 分类号: | G01N23/225;G01N21/71;G01N1/4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海高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纳米 导电 杂质 含量 综合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电极杂质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纳米导电剂杂质 含量的综合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绝大部分是半导体甚至绝缘体,导电性很差,必须加入导电 剂来改善其导电性,负极材料虽然导电性稍好,也需要加入导电剂保持其在循环过程中结 构的稳定。导电剂的普遍使用也成为锂离子电池杂质来源之一。所以准确测试导电剂中的 杂质含量,对锂离子电池尤为重要。
导电剂中的杂质因为其制备过程不相同,杂质种类也不尽相同。传统的测试方法 中,直接用浓酸进行消解,将溶液过滤定容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即ICP方法定量测试杂质元素含量。该方法适用于颗粒状导电剂,由于管状及纤维状导电剂 等特殊的多维通道形状及不同的制备过程,尤其是导电剂浆料烘干后呈坚硬块状,难以粉 碎成粉末状,使其中的杂质难于溶解出来,导致了测试结果偏小,难以准确测试出杂质含 量,进而增加了高杂质含量导电剂引入成品电池,增加电池自放电及安全风险,从经济角度 看,杂质不合格引起的不良电池造成了原材料及成本的浪费。因此在导电剂的杂质含量测 试方法中,准确的测试出导电剂中杂质含量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去 石墨,再确定杂质主元素,根据杂质元素选择相应的消解酸的综合测试方法,此方法避免了 因导电剂的特殊形貌及状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纳米导电剂杂质含量的综合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样品量的纳米导电剂在干燥箱中于100-200℃下干燥6-8小时除去溶剂,冷 却后取出放入马弗炉中在600-1000℃之间高温灼烧6-10小时去除石墨;
2)将步骤1)中经高温灼烧纳米导电剂留下残渣,进行SEM-EDS能谱分析测试,分析 剩余残渣中杂质元素的组成成分;
3)根据步骤2)中SEM-EDS能谱测试的杂质的元素组成成分,使用不同种类的酸液 进行针对性酸消解处理;
4)将步骤3)中酸消解后的消化液,过滤,用超纯水定容进行ICP测试;
5)若步骤4)中酸消解后仍有残渣,则重复进行步骤1)至步骤2),对酸消解后的残 渣进行半定量的SEM-EDS能谱分析测试;
6)计算总杂质含量:如果步骤4)没有残渣则为ICP含量,如果步骤4)有残渣则为 ICP含量与SEM-EDS测试之和。
所述杂质Fe、Cr、Co、Ni、Al、Mn、Zn、Si。
所述酸液为王水,盐酸。
所述盐酸的摩尔浓度为1-5mol/L。
其中SEM(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EDS(EnergyDispersiveSpectrometer):X光微区分析。
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首先用SEM-EDS技术进行高温灼烧后剩余成分元素组成分析,进行针对性处理, 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使用不同酸进行消解,避免了酸的浪费,减少二次污染,同时能够使 杂质更好的溶解。
2.由于导电剂的制备过程不同,有些导电剂残渣中可能有一些难于溶于强酸的物 质,再次使用SEM-EDS技术分析,可以使最终结果更准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称取40g纳米导电剂在干燥箱中于100℃干燥8小时除去溶剂,冷却后取出放入 马弗炉中在1000℃高温灼烧10小时去除石墨,进行称重,重量为:0.1987g;
2)取样品量步骤1)中经高温灼烧纳米导电剂留下残渣,进行SEM-EDS(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测试,定性分析剩余残渣中杂质元素的组成成分;
结果表明主要成分为Fe、Al、Co、Ni及Si。
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Fe31.78%Al26.88%Co17.34%Ni1.5% Si7.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7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方金栀胶囊
- 下一篇:用于收集并报告API性能剖析的自动化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