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藤素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17718.2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3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梅;祝洪艳;宗颖;杨鹤;刘双利;吕娜;张连学;南敏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55/03 | 分类号: | C07D455/03;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藤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抗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然中药中获得的黄藤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确切的说是一种 以中药提取的化学成分为先导化合物,制备一系列衍生物,以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为目的 进行结构修饰,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以渐行性记忆力 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且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 的加剧,全球老年痴呆症病人已经超过3500万,将带来诸多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因此对AD的 防治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社会与医学问题。目前AD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已上市或正在进入临 床研究的药物有乙酰卡尼汀、他可林、维那克林、水飞蓟素、毒扁豆碱等,其药品毒副作用都 较大,且多为对症治疗,疗效不确切、特异性不强、毒副作用大、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等,限制 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开发高效低毒老年性痴呆防治药物一直是国内外医药界的研究热点。
黄藤素是从中药黄藤(FibraurearecisaPierre.)中经醇提取,D101、ODS柱分离 纯化获得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化合物。我们的研究已经证明了黄藤素具有抗阿尔茨海默 病的药理活性(专利公开号:CN104873503A)。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黄藤素进行结构改 造,制备一系列衍生物,以期寻找对阿尔茨海默病有更强治疗作用的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完成之前,还没有文献报道黄藤素衍生物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也未发现黄藤素衍生物在制备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应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以黄藤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一系列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作 用的黄藤素衍生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1、乙醇提取中药黄藤(FibraurearecisaPierre.),经纯化、分离而获得的化合 物5,6-二氢-2,3,9,10-四甲氧基二苯并[a,g]喹嗪内鎓(5,6-dihydro-2,3,9,10- tetramethoxy-dibenzo[a,g]quinolizinium),即化合物1(黄藤素)。
2、化合物1在160-180℃真空条件下热解20min,冷却至室温,用硅胶柱分离(三氯 甲烷:甲醇:氨水=8:1:0.1)得暗红色的晶体,即得化合物2,该化合物结构式为:
3、化合物2溶于CH2Cl2中,缓慢滴加各种酰氯,再加入三乙胺,常温条件下搅拌,待 反应完全,减压回收溶剂,干燥,得粗产物。粗产物先用乙醚洗脱,再用硅胶柱分离纯化(三 氯甲烷:甲醇=8:1),得黄色粉末的化合物3-17。
表1各衍生物的化学结构
以上所述的各种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的黄藤素衍生物,可用于制备治疗阿尔茨海 默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特点为:对天然产物黄藤素进行化学修饰,得到一系列与黄藤素结构相 似的衍生物,首次经酶学及细胞试验证明,具有较好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且一些衍生 物的活性优于母体化合物黄藤素及阳性药盐酸多奈哌齐,体现了本发明的先进性及创新 性。
黄藤素及衍生物的药理作用,通过以下药效学实验得到证实的。
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购自上海中科院细胞所。
药品及试剂黄藤素及其衍生物为实验室自制;阳性对照药盐酸多奈哌齐由卫材 药业有限公司制造(140322A)。乙酰胆碱酯酶由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00U/ g)。
1.黄藤素衍生物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试验
乙酰胆碱酯酶(AChE)溶液的配制:100U的乙酰胆碱酯酶被溶解于50mL的Tris-HCl (0.05M,pH=7.8)缓冲液中,再加入50mg的小牛血清蛋白稳定酶液,即得2U·mL-1的酶溶液。 2U·mL-1的酶液用pH=8.0的PBS稀释成0.5U·mL-1的酶液供Ellman法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7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