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像捕获设备及其产生深度信息的方法与自动更正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17606.7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7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 发明(设计)人: | 简永飞;王煜智;周宏隆;庄哲纶;王耀笙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H04N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捕获 设备 及其 产生 深度 信息 方法 自动 更正 | ||
1.一种产生深度信息的方法,适用于具有第一镜头以及第二镜头并且无须经过模块厂调校的影像捕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利用所述第一镜头以及所述第二镜头捕获一场景的影像,以分别产生所述场景的第一影像以及第二影像;
检测所述第一影像中的多个第一特征点以及所述第二影像中的多个第二特征点,以计算所述第一影像与所述第二影像之间的像素偏置信息,从而取得所述第一影像与所述第二影像之间的旋转角度,其中所述第一特征点对应于所述第二特征点;
根据所述像素偏置信息以及所述旋转角度,针对所述第一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影像进行影像扭转程序,以分别产生第一参考影像以及第二参考影像,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影像与所述第二参考影像互相对准;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影像,计算所述场景的深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第一影像中的所述第一特征点以及所述第二影像中的所述第二特征点,以计算所述第一影像与所述第二影像之间的所述像素偏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影像中的多个特征点;
比对所述第一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影像中的各所述特征点,以取得多个对应特征点组合,其中各所述对应特征点组合包括各所述第一特征点以及各所述第一特征点所对应的所述第二特征点;以及
取得各所述第一特征点以及各所述第二特征点分别于所述第一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影像中的像素坐标,据以计算所述第一影像与所述第二影像之间的所述像素偏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得所述第一影像与所述第二影像之间的所述旋转角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所述第一特征点以及各所述第二特征点分别于所述第一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影像中的所述像素坐标以及所述像素偏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影像与所述第二影像之间的所述旋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像素偏置信息以及所述旋转角度,针对所述第一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影像进行所述影像扭转程序,以分别产生所述第一参考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影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像素偏置信息以及所述旋转角度,校正所述第一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影像至少一个的所述像素坐标,以分别产生所述第一参考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影像,计算所述场景的所述深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参考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影像进行三维深度估测,以产生所述场景的所述深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影像的分辨率不等于所述第二影像的分辨率时,在分别产生所述场景的所述第一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影像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整所述第一影像的分辨率以及所述第二影像的分辨率其中至少一个,以使所述第一影像的所述分辨率与所述第二影像的所述分辨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二镜头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或是不同的分辨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第二镜头具有相同的光学特性以及相同的分辨率。
9.一种自动更正的方法,适用于具有第一镜头以及第二镜头并且无须预经过模块厂调校的影像捕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利用所述第一镜头以及所述第二镜头捕获一场景的影像,以分别产生所述场景的第一影像以及第二影像;
检测所述第一影像中的多个第一特征点以及所述第二影像中的多个第二特征点,以计算所述第一影像与所述第二影像之间的像素偏置信息,从而取得所述第一影像与所述第二影像之间的旋转角度,其中所述第一特征点对应于所述第二特征点;
根据所述像素偏置信息以及所述旋转角度,针对所述第一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影像进行影像扭转程序,以分别产生第一参考影像以及第二参考影像,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影像与所述第二参考影像互相对准;以及
利用所述第一参考影像以及所述第二参考影像,产生所述场景的立体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76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