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冻机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17121.8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霞玲;王凯明;柯友胜;甄新平;熊良铨;王燕;张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30;C10N30/06;C10N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冻 机油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机油组合物。该冷冻机油组合物由100%的基础油和0.8%~3.0%的添加剂组成。基础油中具有环烷基特性的润滑油馏分A加入重量为基础油重量的30%~50%;具有环烷基特性的润滑油馏分B加入重量为基础油重量的3%~10%;具有环烷基特性的润滑油馏分C加入重量为基础油重量的40%~67%;添加剂占每克基础油重量的0.3%~1.0%的酚型、胺型抗氧剂和占每克基础油重量的0.5%~2.0%的磷型抗磨剂和占每克基础油重量的1~10μg的硅型、非硅型或复合型抗泡剂。比合成油更易制取、经济价值更高,易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丙烷(R290)烃类制冷剂的空调压缩机的冷冻机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压缩式制冷系统中,通常采用CFCs(氟氯烃)、HCFCs(氢氟氯烃)、HFCs(氢氟烃)等含氯或不含氯的氟化烃作为制冷剂,并采用各种类型矿物油和合成油作为润滑油,这些氟化烃制冷剂在引起了地球大气臭氧层的严重损耗,破坏臭氧层内动态平衡的同时,也加重了对全球环境不利的温室效应。面对臭氧层消耗和气候变化这一世界难题,国际社会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协调下,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规定了受控物质的种类、控制限额的基准、控制时间等。当然,国际社会对氟化烃制冷剂采取的限制活动,也加快了碳氢化合物R290的应用研究。
低分子烃R290制冷剂,因其破坏臭氧潜能值(ODP)为0、全球变暖系数(GWP)为0.01、能效比高而且又不会产生环境问题的优势备受青睐,在家用空调器中,R290作为最有前景的候选环保冷媒备受压缩机厂商关注。
龙春仙等人在2014年7月《集成技术》中的第3卷第4期第10页《环保冷媒R290对应冷冻机油的设计研究》一文中指出环保冷媒R290用油最大的问题是冷媒R290和油品的过度溶解,会对油品稀释,造成添加剂,特别是抗磨剂的稀释,从而使抗磨效果低下。
杨瑞杰等人在2013年10月《制冷学报》中的第34卷第5期第23页《自然制冷剂R290与冷冻机油的相溶性研究》一文中公开了选取以R290为制冷剂,以40℃运动粘度为56~100mm2/s的烷基矿物油、环烷基矿物油、酯类油、聚醚类油、烷基苯油五种冷冻机油作为考察对象,研究R290和冷冻机油的相溶性,得出R290的溶解质量百分含量均随运动粘度增大而降低。
毛水林等人在2013年《2013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中的第614页《烷基苯冷冻机油在R290压缩机中的试验研究》一文中考察了R290与烷基苯油的互溶性、性能特性、兼容性与耐磨性能。
陈毓暑等人在2014年7月《集成技术》中的第3卷第4期第38页《适用于R290聚醚酯型冷冻机油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合成了一种40℃运动粘度为68mm2/s的油溶性聚醚酯,并进行理化性能评定。
陈美名等人在2012年1月《润滑与密封》中的第37卷第1期第114页《丙烷冷冻机聚醚合成油的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制了一种用于R290冷冻机组中的40℃运动粘度为150mm2/s的聚醚合成油,并列举了部分典型数据。
唐良瑞等人在2007年《合成润滑材料》中的34卷第2期第29页《4522合成冷冻机油在丙烷压缩机上的应用》一文中列举了一种40℃运动粘度为150mm2/s的4522合成冷冻机油,并列举了部分典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7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