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材表面涂覆制膜机加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6461.9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8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冯竞浩;徐碧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B05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唐超文;贺红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表面 涂覆制膜机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表面抛光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板材表面涂覆制膜 机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陶瓷砖、石材等加工工业中使用的涂覆制膜机加料机构如 图1所示,储料桶1里面储存功能材料的混合液体,通过主料管阀门 2流入主料管3,再分流至加料分管6,分管上附带流量显示块4、流 量控制阀门5,混合液体滴在建筑板材30表面,经过匀化后,进入 磨头工位被小抛盘抛光组件8挤压旋转抛刷,完成单个磨头的纳米抛 光工作,经过数个至数十个不等的滴液再抛刷过程后即完成整个纳米 抛光加工工序。
其中最为广泛的是采用医用输液管作为流量显示块4、流量控制 阀门5、加料分管6的整体替代品使用。
其工作时,小抛盘抛光组件在建筑板材表面的挤压旋转抛刷工 作,均是滴液加料匀化后完成。
涂覆制膜方法及原理如图2所示,沿A→E的顺序,含有功能材 料颗粒20的混合液体10滴在建筑板材30表面并匀化,经过多次的 挤压旋转抛刷后,通过将粒度在5nm~1um的功能材料颗粒填入建筑 板材30表面凹坑,并蒸发水分,颗粒之间的功能材料发生聚合反应 形成结合紧密的分子链,还与建筑板材30生成有化学分子键,同时 聚合体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膨胀,和建筑板材30表面的凹坑和微孔形 成牢固的“锚固效应”,最后在建筑板材30表面形成功能材料制成 膜40,完成整个纳米抛光加工工序。
纳米抛光加工工序的完成,依赖功能材料颗粒20的填充效果和 效率,现有的工艺过程,都是采用含有功能材料颗粒20的混合液体 10滴在建筑板材30表面并匀化,再经过多次的挤压旋转抛刷后,将 粒度在5nm~1um的功能材料颗粒20填入板材表面凹坑和微孔,最后 在建筑板材30表面形成功能材料制成膜40。现有磨头磨盘上的小抛 盘组件,工作时除自转转速均在1430r/min左右之外,还绕磨盘中心 主轴作160r/min左右公转,整个工作过程均是紧贴建筑板材30表面 进行,且是一个一直向建筑板材30表面施加压力的过程,由于含有 功能材料颗粒20的混合液体10是滴在建筑板材30表面,很容易在 小抛盘组件的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四散飞溅,只能靠被抛片上的 凹槽卷入小抛盘内的混合液体10来完成填充过程,导致功能材料的 浪费和填充效率低下;特别是在表面已相对光滑的板材表面,为保证 材料的有效使用率不得不采用相对较低的自转速和公转速的小抛盘 组件磨头来进行工作,甚至只能采用慢速涂抹的方式进行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表面 涂覆制膜机加料装置,使混合液体从抛光组件内部进入建筑板材表面 并完成匀化,提高混合液体有效利用率和抛光组件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板材表面涂覆制膜机加料装置,包括用于送出混合液体的送 料装置、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磨盘、分料块、分 料管、喷嘴和抛光组件,分料管、喷嘴和抛光组件为数量相同的若干 个,分料块具有一入口及若干出口,送料装置与分料块的入口连通, 分料块的出口经分料管与喷嘴一一对应连通,各抛光组件处于同一平 面,且各抛光组件的中部开有贯穿抛光组件底部的通口,喷嘴的下端 伸入通口;第一旋转驱动机构与磨盘驱动相连用于驱动磨盘旋转,第 二旋转驱动机构与抛光组件驱动相连并用于驱动抛光组件绕喷嘴轴 向自转。
优选地,该板材表面涂覆制膜机加料装置还包括安装于磨盘的若 干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在磨盘上呈圆周阵列分布; 喷嘴固接于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轮并绕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周向 公转。
优选地,该板材表面涂覆制膜机加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旋转密封接 头,分料管通过第一旋转密封接头与喷嘴的上端对接,喷嘴以可拆卸 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旋转密封接头。
优选地,该板材表面涂覆制膜机加料装置还包括中空旋转轴和支 架,该中空旋转轴承托并枢接于支架,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 中空旋转轴对接,该中空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送料装置和分料块的入 口对接连通。
优选地,中空旋转轴的上端经一第二旋转密封接头与送料装置对 接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64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