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荧光光度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16157.4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宋薇;谢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谱尼测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11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保健食品 黄酮 荧光 光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领域,涉及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黄酮类物质的检测,尤其是 涉及荧光光度法检测保健食品中的总黄酮。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简称为黄酮,是具有苯骈吡喃环结构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在 许多中草药及食物中存在,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抗菌、消炎、降血脂、抗心绞痛、抗氧化和 消除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因此,黄酮类化合物常被应用于保健食品中。目前,市 场上以总黄酮类物质为主要功能的保健品较多。
总黄酮的含量分析通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分光光度法 最简便。经过申请人试验发现《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王光亚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2。第29页)中所述的方法步骤较繁琐,耗费时间较长,涉及减压抽滤、脱脂、过柱等过 程。当样品含有大量未知复杂成分时,显色效果不理想,影响吸光度,最终影响测定的准确 度。《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年版。第308页)中所述 方法规定以甲醇溶液提取,过聚酰胺柱,而标准品直接甲醇溶解,配制标准液,不过柱测定, 导致回收率偏低;同时大量使用甲醇、苯等有机溶剂,不环保,有害人体健康。也有采用高效 液相色谱法检测总黄酮的相关报道,但分析仪器成本昂贵。
荧光衍生化试剂是能与一些化合物结构中的某些官能团产生强烈荧光的试剂。反 应对这些试剂要求:
(1)应能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与被测物质快速定量地反应;
(2)生成的荧光衍生物应该有良好的稳定性;
(3)展开前或原位衍生化时产物与过量衍生化试剂必须能很易分离;
(4)衍生化试剂本身不应具有荧光。
本发明依据黄酮类物质与铝盐形成荧光络合物的原理,加入三乙醇胺,能显著增 强荧光特性,还能增强其荧光稳定性。
本发明通过反复试验,建立了一种检测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荧光光度法。该方法 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合于政府质检部门、生产厂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保健食 品中总黄酮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定保健食品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所发明的方法 能够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能够显著提高现有方法的灵敏度,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样品中加入提取溶液水浴回流提取总黄酮,过滤,得提取液;
(2)加入缓冲液0.5-1.5mL,调节溶液的pH值到3.0-5.0;
(3)加入铝盐溶液0.2-0.5mL,形成二元铝离子-黄酮类二元络合物体系;
(4)加入荧光增敏剂1-3mL,混匀,定容;
(5)在激发波长λex410nm,发射波长λem515nm测定荧光值,计算保健食品中总黄酮 的含量。
步骤(1)中所用提取溶液为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为50%-70%。
步骤(2)中所用缓冲液为5.88mmol/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其pH为3.0-5.0,所用的 体积为0.5-1.5mL;
步骤(3)中所用的铝盐为硝酸铝或氯化铝,优选氯化铝,质量分数为5-10%,溶剂 为95%乙醇溶液;
步骤(4)中荧光增敏剂为三乙醇胺,所用的质量浓度5-10%,体积为1-3mL;(6)仪 器分析参数
使用分子荧光光度计,激发波长λex410nm,发射波长λem515nm,狭缝宽度为5n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①前处理方法简单有效,无需进行减压抽滤、脱脂、过柱、等,节约时间,环保,避免 了传统方法使用甲醇、苯、亚硝酸钠等有毒有害物质;
②该方法快捷。有机溶剂提取,过滤,无需过柱纯化,加入铝盐,缓冲液,荧光增敏 剂,定容上机即可;
③该方法准确可行、灵敏度高。传统方法的检测限为3.5μg/mL;本方法总黄酮的检 出限达到0.05μg/mL,在浓度范围在0.05μg/mL-30μg/mL,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总之,该方法简便、快捷、环保、可靠、检出限低,避免了使用甲醇、苯和亚硝酸盐等 危险有害试剂,能克服传统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步骤繁琐、耗费时间长、颜色干扰、显色 效果不理想的缺陷。能够显著提高二元络合物体系的荧光强度,是常用表面活性剂做荧光 增敏剂时的6-7倍。
附图说明:
图1:黄酮荧光对比图(5.0μg/mL,λex=41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谱尼测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谱尼测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6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