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薯类淀粉废水复合脱色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1013935.4 申请日: 2015-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5585056A 公开(公告)日: 2016-05-18
发明(设计)人: 杨红蕾 申请(专利权)人: 杨红蕾
主分类号: C02F1/00 分类号: C02F1/00;C02F1/28;C02F1/76;C02F1/66;C02F103/32
代理公司: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代理人: 刘水明
地址: 2660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薯类 淀粉 废水 复合 脱色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脱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薯类淀粉废水复合脱色剂。

背景技术

薯类作物以高产、高效、耐早涝、耐贫瘠等特点得到广泛种植,用薯类作物生产淀粉是农民进行农产品加工增值的重要手段,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和强烈的市场需求,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薯类淀粉加工要排放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富含各种溶解糖、薯树脂、蛋白质、纤维质等营养物质,不经处理排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破坏水环境。各地纷纷对薯类淀粉加工进行取缔,用“堵”的方法解决废水污染问题。这无疑扼杀了这一产业,断了淀粉生产农民的财路,引起了农民强烈反弹,每到甘薯收获的淀粉生产季节,一方面是各级政府组织各方力量到处取缔薯类淀粉生产,一方面是农民采用游击战术千方百计进行生产,农民对政府干预影响了自己的收入而不满,养鱼户怨政府措施不力鱼虾死,造成千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加剧,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提供一种高效廉价的薯类淀粉加工废水处理剂及废水处理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废水污染问题,脱色效果有待于改善,更好的对薯类淀粉废水进行脱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薯类淀粉废水复合脱色剂,操作条件温和,脱色效果明显,用量较小、耗时较短。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薯类淀粉废水复合脱色剂,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磷酸二氢钙15-20份、活性炭15-20份、活性白土10-12份、二氧化硅4-6份、硅藻土5-7份、氧化锌2-4份、吸附剂2-4份、氧化剂0.5-0.7份、络合剂2-4份、植物纤维粉3-5份、碳酸钠0.6-0.8份、酒精3-5份、焦磷酸钠1.2-1.4份、pH调节剂1.3-1.5份。

所述吸附剂为棉花絮和活性氧化铝按照重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络合剂是柠檬酸和生石膏按照重量比1:2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氧化剂为氯化铁和次氯酸钠按照摩尔比2:1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pH调节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和苛性钠按照重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纤维粉为米糠蜡和麦秸按照重量比5:3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络合剂对薯类淀粉废水具有很好的脱色效果,pH调节剂具有降低酸值和脱水效果,成本低廉,氧化剂对有色成分进行氧化,植物纤维粉无毒、无腐蚀、不污染环境,使淀粉废水的颜色得到显著改善,用剂量少,废水处理效果明显,吸附剂使脱色剂与废水中的杂质相互吸附,脱色效果明显,用量较小、耗时较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薯类淀粉废水复合脱色剂,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磷酸二氢钙15份、活性炭15份、活性白土10份、二氧化硅4份、硅藻土5份、氧化锌2份、吸附剂2份、氧化剂0.5份、络合剂2份、植物纤维粉3份、碳酸钠0.68份、酒精3份、焦磷酸钠1.2份、pH调节剂1.3份。

所述吸附剂为棉花絮和活性氧化铝按照重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络合剂是柠檬酸和生石膏按照重量比1:2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氧化剂为氯化铁和次氯酸钠按照摩尔比2:1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pH调节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和苛性钠按照重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纤维粉为米糠蜡和麦秸按照重量比5:3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2

一种薯类淀粉废水复合脱色剂,原料各组分按照重量分组成如下:

磷酸二氢钙20份、活性炭20份、活性白土12份、二氧化硅6份、硅藻土7份、氧化锌4份、吸附剂4份、氧化剂0.7份、络合剂4份、植物纤维粉5份、碳酸钠0.8份、酒精5份、焦磷酸钠1.4份、pH调节剂1.5份。

所述吸附剂为棉花絮和活性氧化铝按照重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络合剂是柠檬酸和生石膏按照重量比1:2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氧化剂为氯化铁和次氯酸钠按照摩尔比2:1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pH调节剂为氧化聚乙烯蜡和苛性钠按照重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纤维粉为米糠蜡和麦秸按照重量比5:3组成的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红蕾,未经杨红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3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