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11189.5 | 申请日: | 2015-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2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丁香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 地址: | 266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臭氧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包括两个端板、多片密封垫片、多片电极板和两根电极杆;端板上开设有气口和水口,密封垫片的中部为镂空结构,密封垫片上还开设有两个密封孔,电极板的其中一对角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电极板的另一对角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多片密封垫片设置在两个端板之间,相邻两片密封垫片之间设置有电极板,位于奇数位置处的电极板与其中一电极杆电连接,位于偶数位置处的电极板与另一电极杆电连接。实现提高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的臭氧产量,缩小整体体积并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脱色、氧化、杀菌、除臭的作用。目前,臭氧已在饮用水处理、污水处理、化工氧化、烟气净化、纸浆漂白、食品加工、医疗与家庭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应用规模、应用深度与产品规格都达到了空前水平。工业上大多利用臭氧发生器、通过介质阻挡放电法来生产臭氧。现有技术中的臭氧发生器通常采用管式结构,在产生臭氧的过程中,单机臭氧产量较低,而采用多组管道并联形成大规格发生装置时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不易维护和维修。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紧凑、制造成本较低且臭氧产量较高的臭氧发生装置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实现提高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的臭氧产量,缩小整体体积并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包括两个端板、多片密封垫片、多片电极板和两根电极杆;所述端板上开设有气口和水口,所述密封垫片的中部为镂空结构,所述密封垫片上还开设有两个密封孔,两个所述密封孔沿所述密封垫片的对角线方向设置,所述电极板的其中一对角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极板的另一对角部开设有第二通孔;多片所述密封垫片设置在所述两个端板之间,相邻两片所述密封垫片之间设置有所述电极板;位于奇数位置处的所述密封垫片的所述密封孔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电极板的第一通孔密封连接,而位于奇数位置处的所述密封垫片的镂空结构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电极板的第二通孔密封连接;位于偶数位置处的所述密封垫片的所述密封孔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电极板的第二通孔密封连接,而位于偶数位置处的所述密封垫片的镂空结构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电极板的第一通孔密封连接;一所述端板上的所述气口与紧邻的所述密封垫片的密封孔密封连接,一所述端板上的所述水口与紧邻的所述密封垫片的镂空结构密封连接;另一所述端板上的所述气口与紧邻的所述密封垫片的镂空结构密封连接,另一所述端板上的所述水口与紧邻的所述密封垫片的密封孔密封连接;位于奇数位置处的所述电极板与其中一所述电极杆电连接,位于偶数位置处的所述电极板与另一所述电极杆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板的边沿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电极杆插在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为导电板,所述端板上还设置有绝缘支架,其中一所述电极杆设置在两个所述绝缘支架之间。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端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绝缘垫脚。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端板之间设置夹紧螺栓,所述密封垫片和所述电极板夹紧在两个所述端板之间。
进一步的,其中一所述端部的一侧部开设有所述气口和所述水口,另一所述端部的另一侧部开设有所述气口和所述水口。
本发明提供的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通过密封垫片将多片电极板间隔开,相邻的两片电极板连接不同的电极杆,通过相邻电极板之间的气体间隙发生介质阻挡放电产生高浓度的臭氧,有效的提高了臭氧发生效率高,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电极板的数量以满足不同臭氧产量的要求,而密封垫片能够在电极板的两侧形成气体流道和冷却水流道,气体和冷却水在电极板两侧各自的流道内流动,电极板均与冷却水相接触,高压放电产生的热量通过电极板进行热交换,可快速、高效带走放电电极放电产生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另外,电极板通过电极杆实现供电,电极连接简单,同时,气路和水路相互独立,更便于外部管路的快速连接,实现提高平板式臭氧发生装置的臭氧产量,缩小整体体积并降低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国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1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湿法冶金高硫渣中回收硫及有价金属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瓶用灌装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