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和多模远距离传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10393.5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2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辉;陈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宋紫铃 |
| 地址: | 212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并行 发射 器件 远距离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包括若干个光发射通道以及第一光接口,在每个光发射通道上设置有光发射组件和单模纤芯,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和光耦合部件,所述光耦合部件将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发出的光汇聚到所述单模纤芯上,所述单模纤芯与所述第一光接口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的多模远距离传输系统,通过多模光纤将上述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与多通道并行光接收器件建立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模光纤传输系统传输距离较短的问题,提高了传输距离,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和多模远距离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速光纤通信领域,参照标准协议802.3ba,定义物理层在多模光纤上的传输速率和相应的传输距离,以40GBASE-SR4为例(40GBASE-SR4:并行四通道多模应用,每通道传输速率为10Gbps),使用OM3多模光纤传输0.5~100米,使用OM4多模光纤传输0.5~150米。当光纤的几何尺寸(主要是纤芯直径)远远大于光波波长时,多模光纤中会存在着几十种乃至几百种传播模式。不同的传播模式会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和相位,因此经过长距离传输之后会产生时延,导致光脉冲变宽,这种现象叫做光纤的模式色散。现有的标准高速光模块,即使使用OM4多模光纤,40G以上这样的高速信号也仅仅传输150米这样的短距离,因此多模光纤在一些更长距离需求的特殊场合应用时,就显得拙荆见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和多模远距离传输系统,有效抑制在多模光纤上的模式色散,实现高速信号在多模光纤上长距离传输。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包括若干个光发射通道以及第一光接口,在每个光发射通道上设置有光发射组件和单模纤芯,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和光耦合部件,所述光耦合部件将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发出的光输送至所述单模纤芯,所述单模纤芯与所述第一光接口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所述光耦合部件为球透镜,各光发射通道并行设置,每个通道上的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和球透镜沿水平光路依次贴装在热沉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采用阵列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球透镜采用阵列形式。
本发明的另一种所述光耦合部件包括一组滤光片和一组半球透镜,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和一滤光片沿水平光路依次贴装在热沉底座上,所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发出的光经过该滤光片后经过一半球透镜的汇聚,再经过另一滤光片得到全反射光,最后通过另一半球透镜形成发散光。
更进一步地,所述单模纤芯的纤芯直径Φ为8~10微米,纤芯长度为L≥5.0毫米,纤芯横截面与水平光路的垂直面的夹角θ为6°~12°。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多模光纤和多通道并行光接收器件,所述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形成若干个通道的并行光,所述多通道并行光接收器件与所述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具有相同数目的通道,所述多模光纤将每个通道的光信号传输给所述多通道并行光接收器件的相应通道。
其中,所述多通道并行光接收器件包括:第二光接口和在每个通道均设置的接收组件。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内部封装有多个并行光发射通道,使得光发射组件所形成的光信号能够经过相应的单模纤芯进行过滤,减少色散,单模纤芯只允许一种模式(基模)在其中传播,其余的高次模全部截止,避免了模式色散,适用于远程通信;本发明的多模远距离传输系统,通过多模光纤将上述多通道并行光发射器件与多通道并行光接收器件建立连接,能显著提高传输距离,此外结构简洁,易于生产,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多模远距离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0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