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0239.8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4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潘玲;高彦波;李远帆;佟镇;郑鹏;高声远;徐志;梁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雨水 收集 净化 装置 | ||
1.一种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包括收集溢流雨水的雨水井(1)和位于所述雨水井(1)外部的生态滤池(2),所述雨水井(1)的侧壁上设有溢流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滤池(2)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生态滤池(2)上下分隔成过滤腔和导流腔(5),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过滤腔和导流腔(5)的若干出水孔,所述导流腔(5)上设置有净水出口(51),所述过滤腔的顶部设置有分水箱(6),所述分水箱(6)上设置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溢流口(11)相连通,所述分水箱(6)的箱底开设有若干连通过滤腔的分水孔,所述过滤腔内填置有壤土层(8)和位于壤土层(8)下侧的物理过滤层(9),所述壤土层(8)内含有若干蚯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内还填置有初期过滤层(7),所述初期过滤层(7)位于所述分水箱(6)和壤土层(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过滤层(7)是细沙过滤层,所述细沙过滤层的厚度为8-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过滤层(9)包括若干砾石和沸石,所述砾石和沸石的粒径是出水孔的孔径的1.5-3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壤土层(8)的厚度是20-30cm,所述物理过滤层(9)的厚度为10-15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箱(6)的箱底倾斜设置且箱底靠近进水口的部分处于高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箱(6)的箱底倾斜角度为3-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1)的井口设置有格栅井盖(4)。
9.根据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1)的侧壁上开设有弃流口(12),且所述溢流口(11)高于所述弃流口(12),所述雨水井(1)上设置打开或封堵弃流口(12)的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溢流雨水收集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是悬浮球(3),所述悬浮球(3)通过拉绳连接在雨水井(1)内,当悬浮球(3)向上漂浮并使拉绳拉直时,所述悬浮球(3)封堵所述弃流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102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降温式滚珠丝杠副
- 下一篇:带转球的抽水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