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及光通讯配线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9320.4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5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庆;周震;杨国;王七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潘登,邓猛烈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光纤 模块 通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及光通讯配线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光纤配线模块一般采用一体化的托盘,密度高但不便插拔连接头。此外,现有技术也公开了一种高密度通信接线板系统,其包括带有多个适配器组件的接线板装置和光缆导引装置,维护连接器时,需要先将接线板装置往外拉出,光缆导引装置随着接线板装置的外拉也一起被带出,拉出后的适配器组件呈现“扇形”方式张开,再分别插拔相应的连接器以达到高密度需求,其结构复杂,适配器固定座不易加工成型,且敞开式的托盘的两侧易进灰尘,不能承受较大的张力负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插拔的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其不仅结构简单,且可通过移动限位滑块来释放适配器的操作空间,方便适配器的插拔,避免了使用插拔工具。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的光通讯配线设备,其不仅结构简单,且可通过移动限位滑块来释放适配器的操作空间,方便适配器的插拔,避免了使用插拔工具。
为达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和壳体形成具有前开口的腔体,腔体在前开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设置有用于容纳数个并行排列的适配器的第一通孔,挡板在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贯通的第二通孔,挡板在第二通孔处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可在第二通孔内沿挡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其中,限位滑块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倒扣,挡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弹性倒扣相配合的限位块。
其中,限位滑块在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勾,挡板在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勾,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
其中,限位滑块在第一卡勾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可在第二通孔内移动。
其中,限位滑块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弹性元件的容纳槽。
其中,弹性元件为拉簧。
其中,第二通孔的长度等于一个适配器的宽度。
其中,挡板与壳体、盖板与壳体均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为达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通讯配线设备,包括上述的高密度配线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和壳体形成具有前开口的腔体,腔体在前开口处设置有挡板,挡板设置有用于容纳数个并行排列的适配器的第一通孔,挡板在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贯通的第二通孔,挡板在第二通孔处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可在第二通孔内沿挡板的长度方向移动。限位滑块在第二通孔内朝背离第一通孔的方向移动时,可释放出第二通孔的空间,以便在高密度的情况下,用手直接进行适配器的插拔,避免了使用插拔工具。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及光通讯配线设备不仅结构简单,且可通过移动限位滑块来释放适配器的操作空间,方便适配器的插拔,避免了使用插拔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的主视图(限位滑块闭合时)。
图5是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的主视图(限位滑块打开时)。
图6是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的俯视图(限位滑块闭合时)。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高密度光纤配线模块的俯视图(限位滑块打开时)。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限位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限位滑块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壳体;2-盖板;3-挡板;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限位块;34-第二卡勾;4-限位滑块;41-弹性倒扣;42-第一卡勾;43-导向块;44-限位板;5-弹性元件;
10-适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9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