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重频短脉冲LD激光器及其工作过程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8740.0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强;孙剑;徐飞;刘倩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S5/042 | 分类号: | H01S5/0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重频短 脉冲 ld 激光器 及其 工作 过程 | ||
1.一种新型高重频短脉冲LD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高压电源(1)和负高压电源(2),正高压电源(1)正极为正电压,负高压电源(2)正极为负电压,两者电压大小相等;正高压电源(1)负极接地,正极分别与第一去耦电容(3)正极板和第一限流电阻(7)一端相连;第一去耦电容(3)负极板接地,第一限流电阻(7)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储能元件(5)一端和第一模拟开关(11)一端相连;第一模拟开关(11)另一端接地,开关状态受第一脉冲信号(12)的控制;第一储能元件(5)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钳位二极管(8)的正极和激光二极管(16)的负极相连;负高压电源(2)负极接地,正极分别与第二去耦电容(4)正极板和第二限流电阻(9)一端相连;第二去耦电容(4)负极板接地,第二限流电阻(9)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储能元件(6)一端和第二模拟开关(13)一端相连;第二模拟开关(13)另一端接地,开关状态受第二脉冲信号(14)的控制;第二储能元件(6)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钳位二极管(10)的负极和第三限流电阻(15)的一端相连,第三限流电阻(15)的另一端与激光二极管(16)的正极相连;
第一储能元件(5)的充电回路依次经过正高压电源(1)、第一限流电阻(7)、第一储能元件(5)和第一钳位二极管(8);第二储能元件(6)的充电回路依次经过负高压电源(2)、第二钳位二极管(10)、第二储能元件(6)和第二限流电阻(9);第一储能元件(5)的放电回路依次经过第一储能元件(5)、第一模拟开关(11)、第二钳位二极管(10)、第三限流电阻(15)、激光二极管(16);第二储能元件(6)的放电回路依次经过第二储能元件(6)、第三限流电阻(15)、激光二极管(16)、第一钳位二极管(8)、第二模拟开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重频短脉冲LD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流电阻(15)的电阻值远小于第一限流电阻(7)和第二限流电阻(9)的电阻值。
3.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高重频短脉冲LD激光器的工作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系统,打开正高压电源(1)和负高压电源(2),此时第一脉冲信号(12)和第二脉冲信号(14)尚未输入,第一模拟开关(11)和第二模拟开关(13)均处于断开状态,第一储能元件(5)和第二储能元件(6)完成充电过程;
步骤2:加载第一脉冲信号(12)和第二脉冲信号(14),第一脉冲信号(12)比第二脉冲信号(14)相位超前π,并保持稳定;
步骤3:在第一脉冲信号(12)的作用下,第一模拟开关(11)闭合,所在支路接通,依次经过第一储能元件(5)、第一模拟开关(11)、第二钳位二极管(10)、第三限流电阻(15)和激光二极管(16)回路,第一储能元件(5)快速放电,使得激光二极管发射一个窄脉宽大功率的激光脉冲;第一储能元件(5)放电过程中,因为第二脉冲信号(14)为低电平,第二模拟开关(13)断开,第二储能元件(6)的放电回路是断开的,故第二储能元件(6)不参与放电;
步骤4:第二脉冲信号(14)比第一脉冲信号(12)滞后T/2到达,此时,第二模拟开关(13)闭合,所在支路接通,因为第二储能元件(6)连接的是负高压,故依次经过第二储能元件(6)、第三限流电阻(15)、激光二极管(16)、第一钳位二极管(8)和第二模拟开关(13)回路,第二储能元件(6)快速放电,使得激光二极管发射一个窄脉宽大功率的激光脉冲;在此过程中,因为第一脉冲信号(12)为低电平,第一模拟开关(11)断开,第一储能元件(5)的放电回路是断开的,故第一储能元件(5)不参与放电;激光管两侧电路的工作状态互不影响;
步骤5: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脉冲信号(12)之间的时间间隔T内,第一储能元件(5)完成充电;重复步骤3和步骤4的放电过程,第一储能元件(5)和第二储能元件(6)交替循环,独立放电;对激光管而言,每隔T/2就释放出激光脉冲,实现了脉冲频率的加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87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花塞电极间隙设定工具
- 下一篇:一种光纤激光高阶模式剥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