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会破坏带线连接器的塑料元件的组装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7504.7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6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会 破坏 连接器 塑料 元件 组装 工艺 | ||
本发明是一种不会破坏带线连接器的塑料元件的组装工艺,该带线连接器包括一固定壳体、一定位壳体、一连接器本体及一上壳体,其中,该固定壳体的前后两端相互连通,以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且其顶部开设有一上开口,首先,将该定位壳体焊接至固定壳体的前端,且不遮蔽住该上开口,将该连接器本体置入于固定壳体中,最后,将上壳体嵌卡组装至固定壳体上,且遮蔽住该上开口与该连接器本体,以形成该带线连接器,如此,前述焊接时所产生的高温不会使该连接器本体的塑料融化,能有效提高该带线连接器在生产及组装上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带线连接器的组装工艺,尤指一种能先行将完成带线连接器中的金属元件的焊接作业后,再置入塑料元件,以避免破坏带线连接器的塑料元件的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在各类电子系统中,连接器(Connector)在装置与装置、元件与元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连接和信号传递,为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需要的基础元件,因此,业者为能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莫不努力就连接器的各个零件的细部结构,进行分离设计或优化,以能增加各零件模块化的弹性,且满足连接器的功能及结构需求,一般言,对于普通使用者来说,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计算机等各种计算机产品几乎成为日常用品,因此,各大业者无不投入心力,针对计算机产品上的各种规格或型号的连接器进行改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现有的桌面计算机的主机的前后两侧面上,通常设有多个连接器,例如:USB、PS/2、RJ45、DVI、HDMI…等,用户能够将键盘、鼠标、屏幕等外围设备的传输线插接至对应的连接器上,以能通过各该外围设备操作该桌面计算机,然而,由于该主机的体积较大,使得其前后两侧面之间的距离较长,由于主机的电路板通常位在较靠近后侧的位置,因此,业者大多会采用带线连接器的设计结构,以利用带线连接器的线材长度,而能使位在主机的前侧面板上的连接器能够确实地电气连接至电路板上,以能传递信号或电力,但是,请参阅图1所示,当该带线连接器1欲固设于电子装置的面板上时,其通常会额外焊接多个金属元件,才足以使该带线连接器1组装于面板上,但是,由于带线连接器1主要由一绝缘座体11及一金属壳体13相组装而成,其中,该绝缘座体11的主体通常为塑性材料,且会被组装于该金属壳体13中,因此,当各该金属元件焊接至金属壳体13时,因焊接作业所产生的高温,便会经由该金属壳体13而传导至该绝缘座体11上,造成该绝缘座体11融化变形而受损,导致该带线连接器1无法正常地与其它连接器相连接。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的带线连接器于生产过程中,仍会造成部分元件受损而降低生产良率,因此,为能在连接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与此相关的业者无不全力对连接器的各个零件的细部结构,进行分离设计或优化,以能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故,如何针对前述缺点进行改良,并提供一种崭新的连接器的组装工艺,即成为本发明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已知带线连接器的组装工艺,会造成其上的塑料元件因焊接作业而受损,因此,发明人凭借着多年来的实务经验,并经过多次的实验及测试后,终于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不会破坏带线连接器的塑料元件的组装工艺,期能有效改善前述的诸多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7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