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网络表计上行连接管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5266.6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5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栋;崔安江;莫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周惠来;刘耿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网络 上行 连接 管理 方法 | ||
一种移动网络表计上行连接管理的方法,包括:采用表计侧定时唤醒机制,使得移动网络表计按照设定的周期上线移动网络连接主站一次,在设定时长内维持与主站的连接,然后自动下线;以及采用表计侧主动唤醒机制,使得移动网络表计在有重要事件发生需要实时上报主站时,移动网络表计上线移动网络连接主站,上报事件,报完后自动下线。本发明能够全面地、经济地构建无线集抄系统,以适用于具有大规模移动网络表计的情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集抄系统,尤其是涉及无线集抄系统中移动网络表计上行连接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无线集抄系统中,诸如电表之类的移动网络表计的上行通讯普遍采用GPRS/CDMA/3G/4G移动网络直接或者采用PLC/RF/RS485借助集中器间接间接地采用GPRS/CDMA/3G/4G移动网络与主站进行通讯。移动网络的GPRS/CDMA/3G/4G的按流量收费的特性特别适合远程抄表系统。
现有的移动网络表计与主站的连接建立和通讯过程有以下几种模式:
1、动态IP模式,长在线,表计为客户端方式主动连接前置机,主站询问设备名,双方通过心跳来保持连接;其适用场合为:公、私有APN网络都可以,集中器、少量移动网络表计数量在10000只以下;其实时性最高,但是存在一些缺陷:设备数很大时,需要扩展服务器,大致为10000只/服务器;并且,心跳维持需要耗费一定流量。
2、唤醒+动态IP模式,移动网络表计平常GPRS网络不工作,要通过短信或拨号唤醒后主动连接前置机,主站询问设备名,任务完成后空闲超时断开应用层及物理连接(Push);其适用场合为:私有APN网络,大量GPRS移动网络表计,公共资源、服务器资源消耗较少,但是存在一些缺陷:流程繁琐,通讯程序不容易控制状态。
3、静态IP模式,移动网络表计作为服务端一直保持GPRS网络侦听,主站按需请求连接,任务完成后断开应用层及物理连接;其适用场合为:私有APN网络,大量GPRS移动网络表计;实时性高,程序简单、稳健,服务器资源消耗较少,但是存在一些缺陷:由于长期在线,消耗较多公共GPRS资源。
4、唤醒+静态IP模式,移动网络表计作为服务端,平常GPRS网络不工作,要通过短信或拨号唤醒后启动网络侦听,任务完成后断开应用层及物理连接;其适用场合为:私有APN网络,大量GPRS移动网络表计;公共资源、服务器资源消耗较少,服务器资源消耗较少,但是存在一些缺陷:流程繁琐,通讯程序不容易控制状态。
以上提到的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当普通居民的移动网络表计采用上述第1种连接方式时,移动网络表计直接与主站长时间连接与通讯,由于普通居民的移动网络表计数量巨大,一个城市可能有100万只以上,需要主站配置100台前置通讯机才能管理,硬件成本、管理成本都很高,再加上该模式需要定期的心跳维持,需要耗费大量的流量,并且长期占用移动网络也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负担和浪费,所以对于大量移动网络表计的情形,这种模式是不适合的;上述第2、3、4种连接方式,需要移动网络表计有局域网IP才能通讯,局域网IP需要使用私有APN网络,私有APN网络需要另外支付一笔费用给ISP,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可见,为了减少服务器设备的投入,降低网络方面的费用,希望设计一种连接方式,在保证功能不减少的前提下,它既不需要长期连接前置通讯机,又不需要使用私有APN网络很有必要。
另外,由于诸如GPRS或者CDMA之类的移动网络可能存在不能通讯的情况,这时,一个备用的通讯方案是必要的,可以起到诊断、容灾的作用,可以大大减少现场维护的次数;表计固件的远程升级,如果采用协议包断点续传,非常耗时,主站如果对100万只表进行升级,这种速度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一个快速的升级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地理信息在抄表系统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目前大多数系统是通过人工记录设备的经、纬度与表计的对应关系,工作量不小,所以需要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案来管理表计的地理信息;整个系统的步调一致是靠系统同步设备的时钟来完成的,对于100万只表计,设置一次时钟的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5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