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量化技术的低分辨率图像编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5039.3 | 申请日: | 2015-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1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树元;曾辽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19/146 | 分类号: | H04N19/146;H04N19/124;H04N19/166 |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曾磊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量化 技术 分辨率 图像 编码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量化技术的低分辨率图像编码方法,它是通过智能量化技术进行合理的编码资源分配,利用智能量化技术对图像内的像素点进行有区别的编码重建,需要显示输出的像素点进行高质量压缩编码,对不需要进行显示输出的像素点进行低质量压缩编码,适应编码后高效的图像低分辨重建需求。与传统的基于JPEG图像编码标准的“编码压缩+低分辨率显示”的实现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根据低分辨率显示输出的具体需求,灵活地分配编码资源,从而提高输出像素点的编码质量,克服传统方法难以控制像素点编码质量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编码领域,主要涉及数字图像的压缩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要求图像的编码压缩不仅要满足多变的传输条件,而且要适应不同的显示环境,特别是对于拍摄到的图像信号,需要能适应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各种仅配备了低分辨率显示屏幕的播放终端的需求。因此,如何在对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压缩的过程中兼顾高效的低分辨率显示需求,是目前图像编码领域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图像的低分辨率显示,通常是对图像信号进行空域的下采样,减少其所显示的像素点以满足低分降低分辨率的要求。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首先需要对原始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压缩,接着再对压缩后的图像进行空域的下采样,然后才能进行低分辨率的显示。传统的“编码压缩+低分辨率显示”的实现方法是首先利用基于JPEG图像编码标准的方法对图像内的所有像素点进行等质量的压缩,然后仅对需要显示的部分像素点通过空域下采样的方式进行低分辨率显示输出。经过这样的实现步骤后,大部分编码后的像素点在下采样的过程被丢弃而没有得到使用,因此造成了编码资源的浪费,导致了对压缩图像低分辨率重建的效率低下,参见参考文献“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ISO/IEC IS10918–1/ITU-T Recommendation T.81,Digital Compression and Coding ofContinuous-Tone Still Image,1993”。如果能够合理分配编码的资源,对需要进行低分辨率显示输出的像素点进行高质量编码,对不需要进行显示输出的像素点进行低质量编码,那么将会极大地提高压缩图像的低分辨率重建的整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基于智能量化技术的低分辨率图像编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智能量化技术进行合理的编码资源分配,在编码过程中提高部分需要进行显示输出的像素点的质量,以适应编码后高效的图像低分辨重建需求。与传统的基于JPEG图像编码标准的“编码压缩+低分辨率显示”的实现方法相比,本发明可以根据低分辨率显示输出的具体需求,灵活地分配编码资源,从而提高输出像素点的编码质量,克服传统方法无法控制像素点编码质量的缺点。
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的内容,首先做以下术语定义:
定义1,传统的JPEG图像压缩标准中图像分块的方法
传统的图像分块方法按照JPEG标准中对图像进行分块的方法,将原始图像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等尺寸图像块,具体描述过程参见“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Group):ISO/IEC IS 10918–1/ITU-T Recommendation T.81,Digital Compression andCoding of Continuous-Tone Still Image,1993”;
定义2,传统的基于智能量化技术的编码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5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