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究流动态油气挥发规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4705.1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3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石;赵东风;康颖鹏;路帅;孟亦飞;赵朝成;刘义;张庆冬;王文东;刘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7227 | 代理人: | 徐艳艳,高洋 |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研究 流动 油气 挥发 规律 模拟 实验 装置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性能实验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研究流动态油气挥发规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行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及其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油品储存或运输过程中溢油、漏油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研究不同种类的油品在不同环境下的挥发规律,可以为油气挥发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对于我国石化工业油品的安全储存和运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油品挥发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中,海面溢油风化依然是研究重点,在研究海面溢油风化过程中,由于实验模拟条件单一,大部分实验通过玻璃容器盛放油品,在敞口状态下改变其他影响因素,通过质量损失获得实验数据,从而对不同条件下的油品挥发情况进行估算和分析。其次是在油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油气回收利用,比如原油装卸船过程、装卸车过程、加油站以及油库的油气回收利用措施研究等。由于缺少功能完善的实验设备及配套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的局限性等,油气挥发过程中更多的挥发情景和影响因素未被考虑,例如油品所处空间的密封性、挥发油气的物质组成等等。
高锦鹏等(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第2期,第24页)提出的一种油气损失模型的建立中公开了一种油气挥发损失测量装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储存汽油的釜(容积为4950ml)、外循环水浴控温(低温控制用乙二醇做冷凝剂、高温用水)、吸收油气的吸收瓶,该装置可以改变温度、容器压力,以及釜中的储油量不同。该测量装置主要用于测量在加油站卸油、储油和加油过程中损失的油气,油品在加热挥发的过程中不产生流动,为静止状态,因此实际测量的是非流动状态的油气挥发。
公开号为CN 104330503 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研究非流动态油气挥发规律的实验装置,它包括水浴加热装置和位于水浴加热装置内的油气挥发箱,箱体顶部设有若干气孔,气孔设有盖子,箱体顶部靠近边缘位置设有采样口、温度计和压力表,箱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搅拌浆,箱体顶部设有进样口,箱体底部设有出样口;水浴加热装置包括敞口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加热棒,加热棒上方设有固定于容器内壁两侧的支撑杆,容器内侧部设有温度传感器。该发明专利申请通过油气挥发箱和水浴加热装置,可以模拟不同油品在不同环境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挥发情况,从而探究归纳出油气挥发规律,但其针对的是非流动态油气的挥发进行实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在充分考虑现实输油管道的结构及类似事故发生的环境后,提供了一种研究流动态油气挥发规律的实验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研究流动态油气挥发规律的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控制电箱、油品输送系统、水浴加热装置和位于水浴加热装置内的油气挥发箱,所述油品输送系统包括油泵和至少一个储油罐,油泵通过输油管线与储油罐相连,形成循环回路,油泵与控制电箱的时间继电器连接;所述输油管线贯穿油气挥发箱内部,位于油气挥发箱内的输油管线底部设有多个排放口,位于油气挥发箱外的输油管线上设有回流阀和油品流量计,回流阀与控制电箱连接;所述油气挥发箱的侧壁上设有采样口和温度计。该实验装置可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管道泄漏事故场景,其中,油品输送系统可以模拟输油管道泄漏过程,并通过油品流量计、回流阀调节流量和泄漏量,多个储油罐可以存放不同性质的原油,水浴加热装置可以模拟油品挥发环境的温度,并通过采样口进行检测分析,即可得出不同油品在不同环境中的挥发规律。该实验装置模拟过程真实、条件丰富,使用方便,通过研究油气挥发的规律,可以为我国输油管道泄漏事故提供参考数据和建议措施,减小燃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为我国石化行业油品的安全和运输提供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4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