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3447.5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1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廖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双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1/00 | 分类号: | C03C11/00;C03C4/00;A61L27/54;A61L27/12;A61L2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5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生物 活性 玻璃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玻璃微粉50-65份、尿素20-36份、聚乙二醇8-18份、淀粉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玻璃微粉为60份,尿素为22份,聚乙二醇为10份,淀粉为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粉为Na2O-CaO-SiO2-P2O5生物活性玻璃微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a2O-CaO-SiO2-P2O5生物活性玻璃微粉的物质组成百分比为:氧化钠10~30%,氧化钙10~30%,二氧化硅40~60%,五氧化二磷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为PEG-4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为PEG-8000。
7.一种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玻璃微粉为原料,尿素、聚乙二醇和淀粉混合物为造孔剂,添加粘结剂,经压片机模压成型、高温煅烧而制得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5%聚乙烯醇水溶液,加入量为混合物总量的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经高温煅烧成型,高温煅烧炉设置运行参数为:起始温度28oC,升温温度60oC~100oC,时间30~70分钟,保温时间30~60分钟;然后升温至150oC~210oC,时间60~120分钟,保温时间30~60分钟;然后再升温至360oC~420oC,时间60~100分钟,保温时间30~60分钟;最后升温至750oC~850oC,时间30~60分钟,保温时间240~48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逐渐降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双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双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34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