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声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02801.2 | 申请日: | 201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1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宇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00 | 分类号: | G10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声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产生音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很多都 可以通过口腔进行发声。而蝉可以通过腹部的鸣叫器进行发声。另外, 人们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乐器,比如管弦乐、打击乐,等等。
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世界丰富多彩。但仍旧有一些其他的声音产 生的类型,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产生。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利用本发明, 可以将滴落发生出的声音进行控制,来产生人们所需要的声音类型, 利用滴落创出特殊的声音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发声装置,该装置包括:
物体滴落结构,它是用以将物体滴落的功能结构;
滴落接触面,它与前述的物体滴落结构配套设施,将通过物体滴 落结构所滴落物体在该记录面上产生碰撞效果;
位置控制模块,它是通过电磁铁所实现的能够控制物体滴落结构 和和滴落接触面两者其一的位置和结构的控制装置;
声音采集模块,它对应着滴落接触面设置,是用于采集物体在滴 落接触面上碰撞声音的结构功能。
声音处理装置、输出装置,用于将声音采集模块所采集的声音进 行进一步的诸如降噪等处理,然后通过输出装置输出。
进一步,所述的发声装置,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对应所述的发声装置,在所述的滴落接触面上或下侧,设置有用 以实现共振效果的空腔;
对应所述的发声装置,声音采集模块设置于所述的共振腔中;
对应所述的发声装置,其滴落控制面,通过限定轴限定移动的位 置。
所述发声装置的实现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利用物体滴落结构,将预置的物体滴落;
步骤2,利用通过电磁铁实现的位置控制模块,来控制滴落接触 面的高度或接触面,或物体滴落结构的位置;
步骤3,将前述声音采集处理后输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装置可以相对自由的控制滴落声音的 变化,使得使用者能够寻找到符合自身喜好的声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是所述发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发声装置空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发声装置滴落结构控制方式示意图
图4是所述发声装置滴落接触面的另一种控制方式示意图
图5是所述发声装置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描述的发声装置包括物体滴落结构100, 滴落接触面200,位置控制模块300,声音采集模块400,声音输出 模块500。其中滴落接触面200的下侧由磁性材料210组成;位置控 制模块又包括电磁铁310、控制器320、限定轴330三部分。
具体的实现方法如下:
一方面,滴落物110由滴落结构100中落下,当其接触到滴落接 触面200时,会发出一定的声音。声音采集模块400即会记录下发出 的声音,并由声音输出模块500进行降噪等优化处理后输出。
另一方面,由于滴落物110滴落到滴落接触面200上所发出的声 音与其初始滴落处同接触面之间的距离有关,所以当需要改变滴落物 110滴落时所发的声音时,就需要通过位置控制模块300来进行调节。
具体的,由于滴落接触面下方由磁性材料210组成,且相对应的 位置控制模块组件为电磁铁310,因此只需通过控制器320改变电磁 铁磁场强度的大小,即可使滴落接触面200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沿着限 定轴330上下移动,从而达到改变距离进而改变滴落声音的目的。
图2所示的是发声装置的一种空腔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滴落 接触面200的下侧设置空腔220,磁性材料210位于和电磁铁310相 对应的空腔220的下方。声音采集模块400设置于空腔220的内侧。
关于滴落物110滴落声音的控制仍旧采取控制滴落接触面200的 高度的方式进行。通过控制器320改变电磁铁磁场强度的大小,即可 使滴落接触面200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改变位置,从而达到改 变距离进而改变滴落声音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2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