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定非均匀流条件下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1002602.1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4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杜佐道;杜曲;皮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曲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何承鑫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管 设计流量 管段 恒定非均匀流 水位 雨水 上游端 综合径流系数 设计条件 推理公式 下游端 迭代 集水 集雨 坡度 暴雨 防治 | ||
本发明涉及城市内涝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恒定非均匀流条件下用推理公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的方法。根据已知的设计条件如排水管集雨面积F、管段长度dL、糙率系数n、综合径流系数ψ、设计暴雨强度q的有关参数、地面集水时间t1、管底坡度j、管段下游端设计水位Z下、上游端允许的最高水位Z上允许和初步拟定的排水管直径D等,通过迭代流速V的方法,可快速地确定雨水设计流量Qs、管段上游端水位Z上和排水管直径D。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内涝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恒定非均匀流条件下雨水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
发明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轻则交通堵塞,重则威胁市民财产、甚至生命的安全。究其原因,除了有城市排涝硬件设施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因素外,产、汇流理论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采用恒定均匀流条件计算雨水设计流量的方法,就不适用有下游水位顶托的情况。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年版)介绍,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的公式为Qs=qψF,式中:Qs为雨水设计流量,单位L/s;ψ为径流系数;F为集雨面积,单位ha;q为设计暴雨强度,单位L/(s.ha);它的计算式为q=A/(t+b)m,式中:A为公式的系数;b为公式的常数;m为公式的指数;t为降雨历时,即汇流历时,单位min;它的计算式为t= t1+ t2,式中:t1为地面集水时间,应根据汇水距离、地形坡度和地面种类通过计算确定,一般采用5min~15min;t2为排水管渠内雨水质点流行的时间,单位min;它的计算式为t2=dL/V,式中:dL为管段长度,单位m;v为恒定流条件下的流速,单位m/s,按恒定流条件下流量公式写成的流速公式为V1=Q/W,式中:Q为流量,单位m3/s;W为过水断面积,单位m2;恒定流条件下的流速公式为V2=(1/n)R2/3(dz/dL)1/2,式中:n为糙率系数;R为水力半径,单位m;dz/dL为水力坡度i,也称为总水头线坡度;dz为上、下游端的总水头差,也可写为dz=Z上-Z下,单位m;式中:Z上为上游端水位,单位m;Z下为管段下游端设计水位,单位m。
由于管段的上、下游端的总水头差dz为未知数,不能直接按恒定流条件的流速公式计算出V2,因此,现行用推理公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的方法,选择了水力坡度i等于管底坡度j的恒定均匀流条件,以利按恒定流条件的流速公式直接求出V2,在已知管底坡度j、管段长度dL,即已知上、下游端的总水头差dz的条件下,通过选择不同的管径D,按恒定流条件下流量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流速V1,当V1、V2基本相等时,就可以确定雨水设计流量Qs和管径D。由于恒定均匀流为恒定非均匀流的一种特殊情况,排水管渠在暴雨期间很难产生恒定均匀流的条件,而产生恒定非均匀流的条件则很普遍,因此,当排水管渠为恒定非均匀流条件时,仍采用恒定均匀流条件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和管段上游端总水头,必然产生较大的计算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水力学原理,为解决上述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和排水管上游端水位存在的问题,提供符合实际的、精度高的计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曲,未经杜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2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