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荟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1001954.5 | 申请日: | 201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沈小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同康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6 | 分类号: | A61K36/886;A61K36/896;A61P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汪晓东 |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芦荟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 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 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是集食用、药用、美容、观赏于一身 植物新星。其泌出物(主要有效成分是芦荟素等葱醌类物质)已广泛应用到医药和日化中。 芦荟在中国民间就被作为美容、护发和治疗皮肤疾病的天然药物。芦荟胶还能对蚊叮有一 定的止痒作用。在药用价值方面上,具有泻火、解毒等作用,在保健价值方面,具有抗衰老、 促进愈合等功效。
番泻叶,异名旃那叶、泻叶、泡竹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 英文名FOLIUMSENNAE,为刺激性泻药,通过肠粘膜和神经从刺激肠蠕动,属于猛药,作用于 结肠,一般几个小时内生效。进口的番泻叶中常夹杂有多种番泻属(即山扁豆属)植物的叶, 据文献记载及按标本鉴定,其中可能有植物耳叶番泻CassiaauriculataL.的小叶片,呈 卵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或具刺突,基部对称或不对称,表面黄灰绿色至红棕色, 被有灰白色毛茸,有的极多。此种叶片的掺杂量有时高达60%。据北京医学院生药教研组 1959年分析此叶,其蒽醌衍生物含量极微。故此种叶片夹杂量愈多,则商品品质愈劣。耳叶 番泻产于印度、斯里兰卡,野生或栽培。在国外尚有以植物倒卵叶番泻C.obovataColladon 的叶作番泻叶用者,但国内尚未见到,其植物分布于埃及、阿拉伯南部及印度。意大利有栽 培,故商业上通称意大利番泻。
目前,并未有相关技术公开芦荟具有改善肠胃功能的效果,而番泻叶虽然是泻药, 但是属于猛药,故在使用上无法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胃肠功能的芦荟茶及其制 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芦荟茶,包括如下各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芦荟干叶40~50%;
番泻叶30~40%;
杭菊花15~25%;
西洋参0.5~1.0%。
申请人在多次试验中发现芦荟有改善胃肠功能的效果,并将芦荟干叶和番泻叶有 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效果更为显著。杭菊花具有驱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效果,可以 进一步地调理肠胃,西洋参性寒,味苦、微甘,归心、肺、肾经,具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 效,同时也有调味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芦荟茶,包括如下各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芦荟干叶42~48%;
番泻叶32~38%;
杭菊花18~22%;
西洋参0.5~1.0%。
更优选地,所述芦荟茶,包括如下各重量份的组分:
芦荟干叶44.8%;
番泻叶34.5%;
杭菊花20%;
西洋参0.7%。
所述芦荟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干燥、粉碎:将配方限定的芦荟干叶、番泻叶、杭菊花和西洋参洗净、干燥,粉碎成 粉;
S2、混匀:将步骤S1所述粉状的芦荟干叶、番泻叶、杭菊花和西洋参充分搅拌,混匀;
S3、干燥:将步骤S2混匀的粉末干燥至水份≤6%,制得干燥混匀药材粉末;
S4、包装、装箱。
其中,所述步骤S1中芦荟干叶和番泻叶粉碎至100~150目的粗粉,杭菊花和西洋参 粉碎至50~80目的细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的干燥条件为温度70~90℃,干燥时间为3.5~4.5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S3的干燥条件为温度80℃,干燥时间为4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发现芦荟具有改善胃肠功能的功效;
(2)本发明结合芦荟和番泻叶,在配比上进行调整发挥改善胃肠功能的功效;
(3)本发明加入杭菊花和西洋参,进一步地调理肠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 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芦荟茶,包括如下各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同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同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1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盘自动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芯体装配中的散热管定位辅助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