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及笔记本电脑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1803.X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2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宝华;李红;张晓明;陈永德;曾喜芳;邓秋连;黎铁军;水超;夏利锋;封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长城银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护航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3220 | 代理人: | 莫晓齐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记本电脑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及笔记本电脑。公开的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模组和第二散热模组;所述第一散热模组包括第一散热风扇、第一热管、CPU散热板和第一散热器;所述CPU散热板设置CPU芯片之上;第一热管一端焊接在CPU散热板上,另一端贯穿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安装在第一散热风扇的出口处;所述第二散热模组包括第二散热风扇、第二热管、GPU散热板和第二散热器;所述GPU散热板设置GPU芯片之上;第二热管一端焊接在GPU散热板上,另一端贯穿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安装在第二散热风扇的出口处;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分别布置在主机两侧。采用两套散热模组能够有效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果,以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计算机硬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是一种小型、可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 公斤。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的尺寸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整体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功能要求越来越强大,同时部件越来越多,各部件的运行频率越来越高,功耗随之加大,从而对笔记本内部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市面上笔记本电脑大都采用单散热风扇、单热管、单散热器的散热结构。但是这种散热方式散热较差,用户体验较差,主要因为:其一、散热风扇是笔记本内部气流动力源,起着强制对流的作用,其目的是将电脑主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通过空气流动的方式,散发到主机之外,对笔记本散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笔记本内部,因空间受限,单散热风扇结构提供的风量有限,无法满足现有高性能高功耗笔记本的散热要求。其二、热管是发热源和散热终端的传输工具,它能极大的带走笔记本内部芯片热量至散热端,但是单热管结构将CPU芯片和显卡芯片等连接在一起,容易造成单位面积上热管所承受的热载荷过大,笔记本热管有效长度变长,热管换热效率降低甚至达到传热极限,无法及时将热源热量传递到散热端。其三、散热器是散热终端,单个散热器散热面积少,所带走的热量也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果,以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提供上述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的笔记本电脑。
本发明提供的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模组和第二散热模组;
所述第一散热模组包括第一散热风扇、第一热管、CPU散热板和第一散热器;所述CPU散热板设置CPU芯片之上;第一热管一端焊接在CPU散热板上,另一端贯穿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安装在第一散热风扇的出口处;
所述第二散热模组包括第二散热风扇、第二热管、GPU散热板和第二散热器;所述GPU散热板设置GPU芯片之上;第二热管一端焊接在GPU散热板上,另一端贯穿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安装在第二散热风扇的出口处;
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分别布置在主机两侧。
优选地,内存芯片可设置在所述CPU散热板和第一热管下。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五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具体为:
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两个mini PCIE模块对应的笔记本电脑底部位置,第二进风口设置在第一散热风扇对应的笔记本电脑底部位置,第三进风口设置在CPU散热板和GPU散热板形成的中间区域对应的笔记本电脑底部位置,第四进风口设置在第二散热风扇对应的笔记本电脑底部位置,第五进风口设置在笔记本电脑背部中间1/4段位置;
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第一散热风扇出风口对应的笔记本电脑背部位置,第二出风口设置在第二散热风扇出风口对应的笔记本电脑背部位置。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栅孔大小根据进出风流量分配比例进行设置,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长城银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长城银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1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一体计算机及其电源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散热型计算机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