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1001319.7 申请日: 2015-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5514419B 公开(公告)日: 2019-01-25
发明(设计)人: 戚雯;李轩;曾宏;武英;况春江;周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M4/52 分类号: H01M4/52;H01M4/583;H01M4/62;H01M4/139;H01M10/0525
代理公司: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代理人: 刘春成;荣红颖
地址: 10008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石墨碳 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和应用 固体粉末 核壳结构 球形颗粒 溶液II 溶液I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四氧化三铁颗粒 葡萄糖酸亚铁 电化学性能 聚醚酰亚胺 实验设备 退火处理 制备过程 制备周期 复合材料 可用 水中 制备 离子 生产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是以四氧化三铁颗粒为核、石墨碳为壳的核壳结构球形颗粒,在所述核壳结构球形颗粒中。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葡萄糖酸亚铁和Pluronic F127加入去离子水中混合得到溶液I;步骤二,向所述溶液I中加入聚醚酰亚胺混合均匀得到溶液II,然后将所述溶液II干燥得到固体粉末;步骤三,在惰性气氛下,对所述固体粉末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所述石墨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便,操作容易,制备周期短,实验设备要求低,适合大批量生产,制得的石墨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较高的容量及无记忆效应等诸多优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及其对高功率动力电池需求的不断攀升,新一代高容量、低成本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开发显得尤为迫切。石墨作为现今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较低的理论容量(~370mAh/g)已无法满足动力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系列基于转换反应的高容量负极材料,其中四氧化三铁理论容量可达926mAh/g,是一种潜在的高性能储锂候选材料。然而四氧化三铁在充放电过程中所存在的电极材料粉化等问题,使其在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方面还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为了解决四氧化三铁电极材料粉化、碎裂、团聚等问题,周政等(Yuting Luo,Xianlong Zhou,Yiren Zhong,Mei Yang,Jinping Wei,Zhen Zhou.Preparation of core–shell porous magnetite@carbon nanospheres throug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Electrochimica Acta,2015,154,136-141.)合成了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的纳米颗粒,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60次后容量可以达到1100mAh/g。Junmin Xue等人(Yu Chen,Bohang Song,Xiaosheng Tang,Li Lu andJunmin Xue.One-step synthesis of hollow porous Fe3O4beads–reduced grapheneoxide composites with superior battery performance,J.Mater.Chem.,2012,22,17656)采用水热法合成了Fe3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00A/g时循环至第170次,可逆比容量仍保持在1039mAh/g,当电流密度增至1000mA/g时,可逆比容量为410mAh/g,高于传统石墨碳负极材料的372mAh/g。以上材料虽然解决了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的问题,但合成过程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不能满足工业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以四氧化三铁颗粒为核,石墨碳为壳,具有尺寸可控、形貌规整、电化学性能良好的特点,可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石墨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过程简便,操作容易,制备周期短,实验设备要求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石墨碳/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1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