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炭基肥的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1000689.9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4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孟海波;赵立欣;沈玉君;程红胜;向欣;宋立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F11/00 | 分类号: | C05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何家鹏 |
地址: | 1001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肥 造粒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炭基肥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电机、一传动装置、一造粒螺旋、一壳体和一进料装置;造粒螺旋沿壳体的轴向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造粒螺旋的始端穿出壳体且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壳体靠近造粒螺旋的一端设置一用于将物料挤出的造粒孔板,进料装置设置在壳体的顶部且与壳体连通。进料装置包括一紧固连接在壳体顶端的第二电机和与壳体顶端连通的第二壳体,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的位置靠近造粒螺旋的始端,在第二壳体内部设置一送料螺旋,其始端穿出第二壳体且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紧固连接,在靠近送料螺旋始端的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粒机,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炭基肥的造粒机。
背景技术
炭基肥是一种以生物炭与有机肥或无机肥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新型绿色环保肥料。目前,螺旋挤压造粒机主要用于有机肥、饲料、生物质燃料、塑料制品等加工领域。常规的螺旋挤压造粒机主要由主电机、变速器、进料装置、螺旋挤压轴、模孔板等组成。原料进入由螺旋轴与模孔板组成的挤压区域,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物料从模孔板被挤出,形成柱状颗粒,达到造粒目的。
现有的螺旋挤压造粒机,在进行以生物炭为原料造粒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炭基肥原料较松散,肥料成型率低;炭基肥原料中硅酸盐含量较高,对机具的磨损情况较严重;模孔板开孔面积大于挤压工作区域且厚度较薄、挤压时间短,导致挤出的颗粒强度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率高和稳定性好的用于炭基肥的造粒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炭基肥的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电机、一传动装置、一造粒螺旋、一壳体和一进料装置;所述造粒螺旋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造粒螺旋的始端穿出所述壳体且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造粒螺旋的一端设置一用于将物料挤出的造粒孔板,所述进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与所述壳体连通。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一紧固连接在所述壳体顶端的第二电机和与所述壳体顶端连通的第二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的位置靠近所述造粒螺旋的始端,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设置一送料螺旋,其始端穿出所述第二壳体且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紧固连接,在靠近所述送料螺旋始端的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
所述造粒孔板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布置且呈环形的出料区域,在每一所述出料区域内均等间隔设置有多圈通孔,位于每圈所述通孔内的各所述通孔中心之间的连线均呈正方形,所述通孔靠近所述造粒螺旋的一端设置有一倒角。
所述送料螺旋上设置有变螺距螺旋。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一皮带轮机构和一减速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皮带轮机构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一联轴器连接所述造粒螺旋。
所述造粒孔板采用具有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所述造粒孔板的厚度为4~8mm。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设置一电机、一传动装置、一造粒螺旋、一壳体和一进料装置,进料装置设置在壳体的顶部且与壳体连通,进料装置包括一第二电机和与壳体顶端连通的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内部设置一送料螺旋,本发明在输送物料的同时,也能够起到预压缩的功能,制造出的肥料颗粒成型率高,使用寿命长。2、本发明在壳体靠近造粒螺旋的一端设置一用于将物料挤出的造粒孔板,造粒孔板包括两个以上间隔布置且呈环形的出料区域,在每一出料区域内均等间隔设置有多圈通孔,位于每圈通孔内的各通孔中心之间的连线均呈正方形,这样能够保证造粒孔板上的开孔率最大,通孔靠近造粒螺旋的一端设置有一倒角,能够提高造粒孔板对物料的攫取能力。3、本发明造粒孔板采用具有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能够制造出更加结实的肥料颗粒,从而方便肥料的运输和施用。4、本发明送料螺旋上设置有变螺距螺旋,能够在输送物料时防止堵料。5、本发明造粒孔板的厚度为4~8mm,能够增加物料的造粒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1000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