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虫危害的濒死核桃大树复壮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9629.6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勋;袁弘;张长春;刘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望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6;A01G13/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高利丹 |
| 地址: | 621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虫 危害 濒死 核桃 大树 复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濒死核桃大树复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遭受病虫危 害而濒危的核桃大树的复壮方法,属于林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退耕还林期间,我国栽植的核桃苗木大多为实生繁育,品种为山核 桃、铁核桃等,表现出晚实,品质低劣,单株产量低,果小,壳厚,出 仁率低的特点,良种化程度低。由于周期长、见效慢,多数农户只注重 栽植,而自觉对核桃树进行科学管理的意识较弱,大部分核桃园被废弃, 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遭受严重的病虫害,核桃树濒临死亡,没有经济 效益,也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
现有的核桃树的嫁接方法,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718837B的中 国专利,报道了一种核桃大树全树冠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3~5 个粗度2-6cm的健壮主枝作为砧木,保留15-50cm截去枝上端作为嫁接 面,同时在砧口下方选留饱满芽。公开号为CN102523945A的中国专利, 报道了一种老果树的嫁接改造方法,以需要更新的老果树为基础,包括 如下步骤:(1)将老果树主干、主枝去头,细枝全部去掉,成为待接的砧 木;(2)刮去树干外层粗树皮,使其呈光滑状态;(3)接穗选择当年生、健 壮、尚未出芽的枝条;(4)沿主干、主枝干确定间距为18-25cm的嫁接点, 在嫁接点上开一方口,从方口下边缘切开丁字形口,将接穗削成舌状, 切口对接插入丁字形口;(5)用嫁接专用薄膜绑扎,将枝干上的开口用塑 料包扎紧密,切口用防腐剂或凡士林涂抹。授权公告号为CN102301919A 的中国专利,报道了一种改接老劣果树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技术包括对 嫁接时期、接穗的选取、嫁接方法和接后管理的把握,具体按如下方法 进行:(1)嫁接时期,一般在初春树液流动皮层易离体时最为理想,月平均 气温22-26℃、相对湿度70%-80%时最好;(2)接穗选取,接穗的母树采 用树势强健、丰产质优无病虫害的中年树,接穗选用1年生中等粗细、 芽体肥大的枝条,最好是在冬季或早春采集接穗,入窑低温贮存,至嫁 接时取出;(3)嫁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在截好的果树树干或主枝 侧面上,选取光滑处,按照一次形成丰产树冠的要求,即一般距离20公 分一个接穗的要求,先用扁铲横凿一铲,再在这一铲上2公分处用扁铲 切下到横凿处,把这一块树皮取下,而后在横凿一铲处,按照接穗的长 短用扁铲从上向下直切一刀比接穗长0.5-1cm,要求切口平直;2)在接穗 基部3cm处向下由浅入深斜削,斜面要平,将大斜面的背面尖端两侧各 削成0.5-1cm小斜面,长1.5-2.5cm,最后在芽的上边0.5cm处直切一刀, 切断接穗;3)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下端抵紧砧木口底部,接 穗与砧木的两个削面的形成层对准贴紧,然后用塑料布把嫁接部位包扎 严实,一般30-50个芽。(4)接后管理,包括抹芽和接芽生长期管理,具 体措施如下:1)抹芽,及时抹除砧木上萌发的萌芽,不能揭开绑缚的塑 料布;2)接芽生长期管理,加强肥水供给,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 肥。这些方法均是针对生长正常的核桃树或老龄核桃树进行品种改换, 而对于遭受病虫害而濒临死亡的核桃树的复壮却并不实用,目前也未见 关于遭受病虫害而濒临死亡的核桃树的复壮技术的报道,因此开发一种 适用于病虫害濒危核桃树的复壮方法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废弃后无 人管理或遭受病虫危害严重而濒临死亡的核桃大树的复壮方法,使核桃 大树重新恢复树势,经过3-5年达到丰产稳产,最大程度地发挥核桃园 的经济效益。本发明中所述的核桃大树为生长5年及5年以上的核桃树。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病虫危害的濒死核桃大树复壮方法,包括截干和嫁接步骤,可 选择以下2种方法的其中一种进行截干和嫁接换优:
方法一、
(1)截干:对于主干遭受病虫害较轻的核桃大树,于3月中旬,从 距地面1m处截断主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望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望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