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结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9350.8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占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模具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5/00 | 分类号: | F16S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810016 青海省西宁市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结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结构件。
背景技术
结构件是指具有一定形状结构,并能够承受载荷的作用的构件,称为结构 件。如支架、框架、内部的骨架及支撑定位架等。加工完成的工件在应用的角 度上可称为结构件。
现有技术中,结构件多为金属材料,主要优点体现在其承受能力上。金属 结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抵抗外部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 效应的能力,另一个抵抗外部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效应的能力。前一种控制条 件是要求金属结构部件的设计强度标准值要大于外部荷载在构件内产生的应力 值。后一种控制条件是要求金属结构件在受外部荷载(主要是压力、弯矩、剪 力或者其组合)作用下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这种变形可能是构件的整体 变形过大导致金属结构件稳定性的丧失或者金属结构件的组成件因局部变形过 大(局部屈曲)使构件丧失稳定性。
近年来,人们也尝试通过更轻的塑料件或复合件完全或部分替代金属件。 一般情况下,为构成结构件,通过部件的螺栓连接或铆接制造部件之间的连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件,具有夹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内板2和下板3; 所述内板2处于中间部位;所述上板1和下板3形状和结构以内板2的中分面 对称。
所述上板1具有燕尾结构,呈中线左右对称;上板1前端与燕尾后端结构 吻合。
所述上板1有两块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为圆弧状。
所述突出部11末端成椭圆弧装。
所述突出部11上有螺孔111。
所述上板11边缘有垂直向下的着力板12。
所述着力板12有螺孔121。
所述上板1燕尾后端处开有槽面14,所述槽面14上开有螺孔141。
所述上板1前端尖角处有槽面13,所述槽面14上开有螺孔131;所述前后 两个结构件可通过前端和后端的槽面、螺孔,用带螺孔的固定片进行固定。
所述内板2呈柱形结构;所述内板2靠近燕尾后端的垂直面21为椭圆面。
所述上板1和下板3为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内板2为聚氨酯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设置夹心和燕尾结构,对压力的分散效果更好,机械强度更高;
2、燕尾结构上设置螺孔,能够实现结构件在垂直面上叠加,设置着力板及 其螺孔,能够在实现结构件在水平面上的叠加,增大组件,提高适用性;
3、设置槽面及其螺孔,用带螺孔的固定片,还有基于燕尾结构前端和后端 的吻合设计,可对前后排布的两个结构件进行连接固定;
4、聚氨酯材料作为内板,增加了韧性与机械强度;聚四氟乙烯材料作为上 下板,可减少磨损;
5、结构件整体更加轻盈,便于操作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加固两个结构件的固定片示意图。
图中,包括上板1、突出部11、螺孔111、着力板12、螺孔121、槽面13、 螺孔131、槽面14、螺孔141、内板2、垂直面21和下板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结构件,具有夹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内板2和下板3; 所述内板2处于中间部位;所述上板1和下板3形状和结构以内板2的中分面 对称;所述上板1具有燕尾结构,呈中线左右对称;上板1前端与燕尾后端结 构吻合;所述上板1有两块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为圆弧状;所述突出部11 末端成椭圆弧装;所述突出部11上有螺孔111;所述上板11边缘有垂直向下的 着力板12;所述着力板12有螺孔121;所述上板1燕尾后端处开有槽面14,所 述槽面14上开有螺孔141;所述上板1前端尖角处有槽面13,所述槽面14上 开有螺孔131;所述前后两个结构件可通过前端和后端的槽面、螺孔,用带螺孔 的固定片进行固定;所述内板2呈柱形结构;所述内板2靠近燕尾后端的垂直 面21为椭圆面;所述上板1和下板3为聚四氟乙烯材料;所述内板2为聚氨酯 材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模具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模具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轮机与电机耦合动力输出装置
- 下一篇:承重型密闭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