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水装置以及包括给水装置的加湿器和净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99135.8 | 申请日: | 2015-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祥;刘子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4F13/00 | 分类号: | F24F13/00;F24F6/00;F24F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邸万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给水 装置 以及 包括 加湿器 净化器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湿器或净化器的给水装置以及包括这样给水装置的加湿器和净化器。该给水装置包括:门,与净化器或加湿器可枢转地连接,以在其枢转中打开或关闭净化器或加湿器的侧壁上的开口;以及水斗,接收来自加水容器的水且将接收的水引导至净化器或加湿器内的储水槽,其中水斗通过机械联动在门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运动时随同门从净化器或加湿器内移向其外部,并且在门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运动时随同门从净化器或加湿器的外部移向其内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加湿器或净化器的给水装置以及包括这样给水装置的加湿器和净化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净化器或加湿器在其底部有一个大水箱,用于给水槽持续性供水。加湿滤网浸没在水槽中,将水分吸附在滤网表面,空气通过滤网表面时带走滤网上的水分,从而起到对空气的加湿或净化作用。
然而,水箱装满水后变得很重,来回移动水箱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净化器或加湿器配备一个给水装置,用户通过该给水装置将水注入到水箱中,而不需要打开净化器或加湿器,移动水箱去装满水,再重新安装水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给水装置,该给水装置包括:门,与净化器或加湿器可枢转地连接,以在其枢转中打开或关闭净化器或加湿器的侧壁上的开口;以及水斗,接收来自加水容器的水且将接收的水引导至净化器或加湿器内的储水槽,其中水斗通过机械联动在门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运动时随同门从净化器或加湿器内移向其外部,并且在门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运动时随同门从净化器或加湿器的外部移向其内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门可为矩形门,其下边缘通过铰链轴与净化器或加湿器的侧壁铰链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例,给水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门外表面上的扣手。
根据一个实施例,给水装置还可包括限定门的打开位置的机械限位,使门与净化器或加湿器的侧壁形成的开口恰好卡住加水容器。所述加水容器可包括1升、1.25升、1.5升或2升的任何一个的矿泉水瓶子。
根据一个实施例,门的内侧可具有垂直延伸的一对筋板,筋板具有导向销,并且水斗的两侧上可具有容放导向销的滑槽,在门的打开过程中,导向销关于门的铰链旋转而通过滑槽带动水斗运动到预定的加水位置,在门的关闭过程中,导向销关于门的铰链旋转而通过滑槽带动水斗运动到预定的缩回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水斗可包括与出水口连通的主集水槽,使其接收来自加水容器的水且引导至出水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水斗还可包括在主集水槽周围的辅集水槽,辅集水槽内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主集水槽。辅集水槽内还可包括多个栅板,用于消耗溅在其上水的动能,并且引导水进入主集水槽。
本发明还提供包括上述给水装置的净化器和加湿器。
根据本发明的给水装置以及包括这样给水装置的净化器和加湿器可实现如下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给水装置以及包括这样给水装置的净化器和加湿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给净化器或加湿器加水。将给水装置的门拉开,水斗就与门联动而移动到净化器或加湿器的侧壁之外,加完水后,关上门就可正常使用了。
在优选方案中,给水装置还可包括限定门的打开位置的机械限位,使门与净化器或加湿器的侧壁形成的开口恰好卡住加水容器。加水容器可包括1升、1.25升、1.5升或2升的任何一个的矿泉水瓶子。这样,在需要加水时,仅需将矿泉水瓶子打开插入该给水装置中就可完成加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9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