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酱香型白酒发酵温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8839.3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8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会 |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8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香型 白酒 发酵 温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降香型白酒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酱香型白酒发酵温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特有的固态发酵蒸馏酒,生产技术研究主要是在国内进行。
酱香型白酒发酵糟醅传质、传热性差,系统内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的空间分布严重不 均匀,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的检测、控制困难,成为酱香型白酒生产实现机械化、信息化、 标准化的重要障碍。
研究表明,酱香型白酒生产中发酵温度对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时空分布有重要影 响,与浓香型白酒香味成分的生成有紧密关系,是重要的生产控制参数。目前对发酵过程 温度控制的方法是通过控制配料及控制粮糟温度间接实施,最新的技术创新是在发 酵容器内设置换热装置控制温度,但效果受糟醅传质、传热性不佳的制约。
黄水是酱香型白酒发酵期间,逐渐渗于发酵容器底部的棕黄色液体,又称黄浆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黄水为传热介质,通过黄水在固态生化反应器内循环,实施 对酱香型白酒发酵系统温度控制的方法。以提高酱香型白酒质量,为发酵过程实现机械化、 信息化、标准化奠定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选用优质酱香型白酒生产产生的黄水将温度控制在50℃ -63℃作为固态生化反应器中的传热介质。
进一步的,在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进行黄水的循环。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利用优质酱香型白酒生产产生的黄水为换热介质,通过在固态生化 反应器内循环,实现对发酵系统温度控制,并使发酵系统内糟醅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的空 间分布得到改善,提高基酒质量。本发明不改变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将酱香型白酒发 酵过程产生的黄水从固态生化反应器内取出,泵入换热器调整温度,在固态生化反应器顶部 流加,视发酵过程温度控制需要及发酵过程中黄水理化指标变化情况,调整黄水用量、循环 量和黄水温度,实现对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温度的控制,是稳定和提高优质酱香型白酒质量 的新途径,并有助于酱香型白酒标准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设置黄水厌氧、低温贮藏容器,收集源于优质浓香型白酒生产窖池的黄水。在窖池下设 置一定容量容器,用于收集循环和发酵生成的黄水。两容器用管道联接,与泵和换热器联接, 用阀门进行控制。进行浓香型浓香型白酒生产。
将黄水温度控制在至50℃,通过设置在窖池顶部的管道均匀流加,使发酵初期温度较传 统发酵提前2天上升,温度较传统发酵高2℃。在产酯阶段将黄水加热至55℃,通过设置在窖 池顶部的管道均匀流加,将顶温时间延长5天。
生产的基酒总酯含量增加,总酸含量变化不大,但乳酸及乳酸酯类含量降低,品质提高 一个等级。
实施例2:
将黄水温度控制在60℃,通过设置在发酵池顶部的管道均匀流加,使发酵初期温度较传 统发酵提前3天上升,温度较传统发酵高3℃。在产酯阶段将黄水加热至63℃,通过设置在窖 池顶部的管道均匀流加,将顶温时间延长3天。
生产的基酒总酸、总酯含量均增加,其酱香风格更为突出,品质提高一个等级。
实施例3:
将黄水温度控制在55℃,通过设置在反应器顶部的管道均匀流加,使发酵初期温度较传 统发酵提前4天上升,温度较传统发酵高4℃。在产酯阶段将黄水加热至60℃,通过设置在反 应器顶部的管道均匀流加,将顶温时间延长10天。
生产的基酒总酯含量增加,总酸含量变化不大,但乳酸及乳酸酯类含量降低,品质提高 一个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会,未经王国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8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富硒蛹虫草营养质废料配制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果酒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