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驻极体的折叠式振动发电机及其发电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98605.9 | 申请日: | 2015-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9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跃;陈然;娄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1/08 | 分类号: | H02N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王岩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驻极体 折叠式 振动 发电机 及其 发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式发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驻极体的折叠式振动发电机及其发电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源是MEMS技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我们针对某些分布式系统、无线通信、交通、航空航天、战地侦查、灵巧炸弹等对微能源的迫切需求,研究设计一种在理论上可以无限期使用的将外界环境振动能转换为电能的折叠式驻极体微型发电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应用需求。
传统的能源供应装置逐渐不能满足MEMS技术发展的需求,很难为各种微型便携式微系统装置或自主式微系统提供能量,而机械能是环境里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折叠式发电机通过拾振装置将外部的振动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可以应用于某些存在微振动的环境中。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开展了对基于将外界环境振动能转换为电能的微型发电机探索研究,研究表明在无法实现电池充电或燃料更换等使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这种折叠式微型发电机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微型折叠式发电机是利用电磁、静电、压电等效应,通过拾振装置将外部的机械振动转换成电能。折叠式微型发电机按原理的不同分为电磁式、静电式和压电式等。基于MEMS技术的微能源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有的微型折叠式发电机多为刚性材料,不可折叠,且材料不易得,本设计所得的驻极体折叠式振动发电机具有柔性可折叠和材料易得的优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发电方法在MEMS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驻极体的折叠式振动发电机及其发电方法,将生活中的振动能转换为电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驻极体的折叠式振动发电机。
本发明的基于驻极体的折叠式振动发电机包括:基底、金属极板、驻极体层和电源管理电路;其中,基底采用柔性绝缘有机材料;在基底上沿直线均匀分布有2N块金属极板;在每一块金属极板上粘接有一层驻极体层;所有第(2i-1)驻极体层上分布有同种电荷,所有第2i驻极体层上分布有与所有第(2i-1)驻极体层相异的电荷;所有第(2i-1)金属极板通过一根导线串联,所有第2i金属极板通过另一根导线串联,分别连接至电源管理电路的两端;在基底上,每相邻的两块金属极板之间具有折痕,沿折痕将基底折叠成截面的形状为三角波或者梯形波;从而,第(2i-1)驻极体层与第2i驻极体层,与原基底所在的平面具有倾斜角,二者相对且不互相接触,分别具有异性的电荷,由于电荷感应,紧贴驻极体层下的第(2i-1)金属极板与第2i金属极板分别产生异性的感应电荷,形成电容;当发生振动,折叠的基底进行周期性的拉伸和压缩,相对的第(2i-1)金属极板与第2i金属极板之间的倾斜角发生变化,从而二者的正对面积发生周期性变化,形成电容值周期性的改变;相对的金属极板之间的感应电荷发生周期性变化,进而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的交变电流;导线将交变的电流传输至电源管理电路,将交变的电流转化为直流并储存起来;其中,N和i均为自然数,且i∈{1、……、N}。
驻极体的材料采用派瑞林(Parylene)、特氟龙(Teflon)和二氧化硅等驻极体材料中的一种。
电源管理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匹配电阻、电能存储单元、变电器和输出端口;其中,所有第(2i-1)金属极板与所有第2i金属极板分别通过导线电学连接在桥式整流电路的两端;桥式整流电路与后端的匹配电阻、电能存储单元和变电器在电学上并联;输出端口包括电源线和地线,分别连接至外部接口。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驻极体的折叠式振动发电方法。
本发明的基于驻极体的折叠式振动发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柔性的基底上沿直线均匀分布2N块金属极板,在每一块金属极板上粘接一层驻极体层,其中,N为自然数;
2)将所有第(2i-1)驻极体层充上同种电荷,所有第2i驻极体层充上与所有第(2i-1)驻极体层相异的电荷,其中,i为自然数,且i∈{1、……、N};
3)所有第(2i-1)金属极板通过一根导线串联,所有第2i金属极板通过另一根导线串联,分别连接至电源管理电路的两端;
4)沿基底上相邻的两块金属极板之间的折痕,将基底折叠成截面的形状为三角波或者梯形波,第(2i-1)驻极体层与第2i驻极体层,与原基底所在的平面具有倾斜角,从而二者相对且不互相接触,分别具有异性的电荷,由于电荷感应,紧贴驻极体层下的第(2i-1)金属极板与第2i金属极板分别产生异性的感应电荷,形成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86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织机的变径编织机构
- 下一篇:外延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