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8135.6 | 申请日: | 2015-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2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沈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庆达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5/14 | 分类号: | C10L5/14;C10L5/12;C10L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生物 质型煤 粘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煤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资源是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6亿,其中一 半可作为能源利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秸秆作为民用燃料被直接燃烧,热效率 仅为6%-10%,部分地区还有秸秆就地焚烧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 染。
工业型煤粘结剂是工业型煤生产的核心技术。现有用于生产工业型煤的粘 结剂,主要是以白泥,石灰、粘土、煤焦油、沥青、水泥、淀粉灯为原料。可 分为无机型粘结剂和有机型粘结剂两种类型,采用无机型粘结剂生产的煤球, 热稳定性高,单灰分较多,煤球固定碳含量降幅达,燃烧效率低,如采用石灰 作为粘结剂生产的煤球,不仅灰分多,而且固定碳降幅达18%以上;采用有机型 粘结剂生产的煤球,冷强度较高,但是挥发性高,热稳定性差,燃烧带出的杂 物多,并且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如采用沥青生产煤球需经过500-550℃的干馏, 并且挥发分高极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采用上述现有的粘结剂制成的煤球, 成球率不是很高,仅为60-80%,且生产周期较长。
申请公布号为CN103710066A的中国专利“工业型煤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 方法”,公开了一种工业型煤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以腐植酸、氢氧化 钢、矾土、碱蓬籽饼粕、水等为原料,制备工艺简便,用本发明制造的型煤具 有固定碳含量降幅少,粘结性能优良,成球率高,冷、热强度高,热稳定性能 良好,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虽然上述专利的生产周期较短,成球率较高,但是在制备过程中极易造成 环境的污染,同时不能够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充分利用,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及其 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所述的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的原料包 括小麦秸秆、粘土、氢氧化钠溶液、齐敦果酸、氧化钙、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 脂、水。
优选的,所述的原料的消耗量(质量份数):
优选的,所述的原料的消耗量(质量份数):
一种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将一定质量份数的小麦秸秆洗净后,进行粉碎,获得秸秆原料;
步骤二:将秸秆原料与一定质量份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至一定温 度,搅拌,进行水解;
步骤三:向水解后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份数的粘土、齐敦果酸、氧化 钙、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水,继续升温至一定温度,停止升温,调节pH值 为一定值,即可得到产品。
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的一定温度为85℃。
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的一定温度为120℃,所述的pH值为6-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通过齐敦果酸有吸湿性,耐热性好。氧化钙能够提高其固硫 性,通过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能够对粉体材料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减水率 达25%以上。同时能够利用农作物秸秆,不仅充分利用了丰富的生物资源,降低 了粘结剂的成本,还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2、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广,能适用各种原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生物质型煤粘结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依 次进行:
步骤一:将质量份数为10份的小麦秸秆洗净后,进行粉碎,获得秸秆原料;
步骤二:将秸秆原料与质量份数为50份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至85℃, 搅拌,进行水解;
步骤三:向水解后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份数分别为20份、5份、10份、1 份、25份的粘土、齐敦果酸、氧化钙、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水,继续升温 至120℃,停止升温,调节pH值为6,即可得到产品。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庆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庆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8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