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RFID电子标签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7865.4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唐绍峰;唐润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道天成电子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8 | 代理人: | 许希富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rfid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FID电子标签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RFID电子标签实际使用时,是外在的阅读控制器根据使用结构和技术不同进行读或读/写功能实现,用以驱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这样设置导致没有专用阅读器,或者阅读器出现故障时,就无法完成RFID电子标签介质信息的读取、传送、修改,以至解析等相应功能。
同时,目前阅读器造价高、功能单一,仅仅为使用RFID电子标签使用配置导致耗费极大的社会资源,也导致使用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一种新型的RFID电子标签一种新型的RFID电子标签:包含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天线、芯片、外壳,藕合元件。
在于所述的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天线、芯片、藕合元件内置于外壳中。
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可以单独为电子标签提供能量和时序,由RFID电子标签自身进行物体信息的采集、处理,收发和传送功能。
通过在RFID电子标签介质生产环节在介质上直接配置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改变RFID电子标签只作为应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无源单元的产品构造布局和使用方式。
使RFID电子标签原来、传输、交换、读取和解析的方式与流程改变,由RFID电子标签自身进行物体信息的采集、处理,收发和传送功能,由无源应答器提供能量和时序,不需要阅读器作为载体再去实现;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接收单元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这样,RFID可以在物联网智能应用上进行更多的阅读配置方式使用,从而使其应用环节发挥更简单、便捷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部件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的RFID电子标签一种新型的RFID电子标签:包含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天线、芯片、外壳,藕合元件。
在于所述的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天线、芯片、藕合元件内置于外壳中。
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可以单独为电子标签提供能量和时序,由RFID电子标签自身进行物体信息的采集、处理,收发和传送功能。
通过在RFID电子标签上配置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改变RFID电子标签作为应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无源单元的产品构造布局和使用方式。使RFID电子标签原来的传输、交换、读取和解析的方式与流程改变,由RFID电子标签自身进行物体信息的采集、处理,收发和传送功能,由无源应答器提供能量和时序,不需要阅读器作为载体再去实现;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接收单元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
这样,RFID可以在物联网智能应用上进行更多的阅读配置方式使用,从而 使其应用环节发挥更简单、便捷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道天成电子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简道天成电子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78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