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素加注系统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7041.7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1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郭深深;崔健;贾国强;赵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尿素 加注 系统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尿素加注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有关汽车方面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排放逐年增加, 导致了我国石油能源紧张,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针对于此,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措施和相关法规,发展节能、低排 放的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及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 低城市污染的必由之路。尿素-SCR(UreaSelective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由于具有可以改善燃油消耗、抗硫中 毒能力强等优点,作为控制车用柴油机尾气排放的重要手段在欧洲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开发某些车型SCR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整车布置的要求,需 要设计一套尿素加注系统,从发动机前舱进行尿素加注。该尿素加 注系统的设计最关键的就是要控制尿素的加注量,既需要顺利将尿 素加注至规定液位,也要避免尿素加注过量的情况。
现有尿素加注系统工作原理:加注枪通过加注管往尿素箱加尿 素,尿素箱内气体通过通气管1排出,继续加尿素至油面淹没通气 管1,通气管2放气量较小,此时尿素上部空气可视作封闭腔体,随 着尿素继续加注,当加注管内尿素浸没枪头即可实现跳枪,此时尿 素箱内空气压力P1=加注管内液面压力P2。之后因为尿素箱上通气 管2通气作用,加注管内的尿素会逐渐下到尿素箱内,最终理论上 尿素总加注量等于尿素箱有效容积。
图1中的尿素加注系统存在的如下技术问题:为了满足准确跳 枪的要求,对加注口、管路、尿素箱开口位置的设计均有较高的要 求,增加了设计和制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尿素加注系统,包括:尿素箱 体、加注管、加注口、液位传感器、第一报警装置和控制器;
其中,所述尿素箱体上开设有加注孔、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用于 在尿素加注时排出尿素箱体内的空气;
所述加注管的一端连接加注孔,另一端连接加注口;所述液位传 感器设置在所述尿素箱体上,并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实时检测尿素 箱体内的尿素的液位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 第一报警装置相连,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尿素箱体内尿素的体积是 否达到预设体积上限,并在判断为是时,触发所述第一报警装置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电子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体积上限为尿素箱体容积*A-加注管容积, A为85%-95%。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报警装置;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二报警装置相连,还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 定尿素箱体内尿素的体积是否低于预设体积下限,并在判断为是时, 触发所述第二报警装置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体积下限为尿素箱体容积*B,B为10-15%。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具体通过CAN总线与所述控制器相 连。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尿素 加注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第二报警装置时,所述第二报警装置设 置在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报警装置为报警灯,设置在驾驶室内的仪表 盘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注口的位置处。
本发明提供的尿素加注系统及车辆,控制器通过设置在尿素箱体 上的液位传感器实时检测箱体内的体积,并在达到预设体积上限时触 发第一报警装置报警。相应的加注控制过程与尿素箱体中的气压没有 关系。这样的尿素加注系统对尿素箱体中的排气阀、加注孔的要求均 较低,能够降低设计和制作难度。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尿素加注系统, 加注人员在接收到第一报警装置的报警信息后,即可停止加注,避免 现有技术中的跳枪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尿素加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尿素加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包含本发明提供的尿素加注系统的车辆尿素加注时的流程 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7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EMS芯片集成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支撑式移动用翻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