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钨合金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6992.2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何毅;杨强斌;范毅;徐伟;李函;曾广勇;张磊;詹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D3/56 | 分类号: | C25D3/56;C25D5/36;C25D5/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 地址: | 6105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复合 镀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复合镀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钨合金复合镀层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电镀是采用电化学方法使金属(或合金)与固体微粒(或纤维)共沉 积,从而获得复合镀层。在复合电镀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合金的晶粒细化剂是 2-炔-1,4-丁二醇、乙二胺、糖精等,常将这些有机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复配后直 接添加到电镀液中,使得电镀的合金表面既平整又光亮,其原因之一是电镀的 合金的晶粒尺寸减小。其中最常见的晶粒细化剂是糖精和2-炔-1,4-丁二醇,这 两种有机添加剂在电镀的过程中,主要是吸附在阴极表面,而且这些添加剂可 以发生还原反应,使得沉积的镍-钨合金的速率减小,达到减小晶粒尺寸的目的。 但这些有机物的量会随着电镀过程中发生的还原反应而变少,使得电镀后期减 小晶粒尺寸的作用减弱,稳定性不高。此外,糖精发生还原反应后,在沉积过 程中会将硫共沉积到镀层中,破坏镀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镍-钨合金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制备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晶粒细化剂,电镀过程中在阴极改变沉积电位,降低该 处的电解沉积反应速率,使得析出晶粒变细,而该细化剂本身没有发生反应, 在整个电镀过程中较稳定,不会影响镀层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镍-钨合金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镀液的配制
称取Na3Cit(柠檬酸三钠)、NH4Cl、NaBr、Na2WO4·2H2O、NiSO4·6H2O、 β-环糊精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在加入一种物质前保证前一种物质已经完全溶 解;
(2)对镀件的前期处理
用400、800、1200目的砂纸依次打磨基材45#碳钢,将打磨抛光的钢片放 入1mol/L的硫酸中活化5-15s,活化后立即放入电镀液中进行电镀;
(3)脉冲电沉积
电镀过程采用脉冲电沉积法,沉积参数为:沉积电流密度5A/dm3,占空比 0.8,沉积时间1h。
进一步地,步骤(1)中柠檬酸三钠、NH4Cl、NaBr、Na2WO4·2H2O、 NiSO4·6H2O、β-环糊精的浓度分别为140-155g/L、25-30g/L、13-18g/L、42-52g/L、 14-18g/L、0.01-0.03g/L。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镍-钨合金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几种有益效 果:
(1)将β-环糊精作为电镀镍-钨合金的晶粒细化剂,在沉积过程中,镍-钨 合金的晶粒尺寸有明显减少,而且该物质在制备过程中很稳定,不会影响产品 的性能。
(2)制备过程简单,使用的β-环糊精具有无污染、环境友好型的特点。
(3)制备出的复合镀层更容易产生保护膜使得镀层更具有抗腐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镍-钨合金复合镀层的XRD表征图;
图2为添加β-环糊精的镍-钨合金复合镀层放大1000倍的SEM图;
图3为添加β-环糊精的镍-钨合金复合镀层放大3000倍的SEM图;
图4为未添加β-环糊精的镍-钨合金复合镀层放大1000倍的SEM图;
图5为未添加β-环糊精的镍-钨合金复合镀层放大3000倍的SEM图;
图6为在298K、3.5wt%NaCl溶液中的不同镍-钨合金复合镀层的极化曲线;
图7为在298K、3.5wt%NaCl溶液中的不同镍-钨合金复合镀层的阻抗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镍-钨合金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电镀液的配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6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