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密集网络的自组织优化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96662.3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1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友;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8/16;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启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5 | 代理人: | 赵晶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集 网络 组织 优化 方法 装置 | ||
一种超密集网络的自组织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探测链路的自组织方法包括:探测链路通过固定功率发射探测信号;当超密集网络中活动链路的本地测量的SINR收敛为一个常数时,所述探测链路根据本地测量的当前SINR、SNR以及当前的功率归一化最大值获得所述探测链路的最大可实现SINR,以使所述探测链路决定是否接入超密集网络。通过欲接入网络的探测链路和网络内的活动链路采用自治的过程,使得探测链路可以根据获得的最大可实现SINR决定是否接入超密集网络,在保证较高单位面积频谱效率的基础上减少了功耗,使得网络资源得以高效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密集网络的自组织优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对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的研发正在逐渐升温,其中,具有频率资源全局重用能力的网络密集化被认为是5G技术不可替代的解决方案之一。随着网络密集化程度趋向于极致,超密集网络(UDN)不再是由规则的六边形蜂窝组成,取而代之的是扭曲的和相互重叠的区域,尤其是在不均匀流量分布和网络拓扑的随机变化情况下。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频率资源全局重用能力的UDN而言,事先规范干扰模式和规划网络的容量和覆盖是不切实际的,而需要一种可在线实现的自组织和自优化的方法来完成信道的接入控制和干扰控制。这种方法的设计目的在于利用认知的方法,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在空时两个维度匹配未充分利用的无线资源。为了应付用户设备数量和每个用户设备要求的速率的爆炸性增长,UDN需要对共享同一信道的几十或几百个用户设备实现全网范围的协调。但是,由于信道状态信息和网络调度决策信息的反馈和交互受到信令传输和回传网络的实际限制,这种大规模的协调很难采用集中方式实现。实际应用方案倾向于采取分布式的自治方式实现全网的自组织和自优化,网络中的各个链路能够根据本地测量值和少量的信令交互达成一致的接入和资源配置决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超密集网络的自组织优化方法及装置实现了一个自治的过程,使得探测链路可以根据获得的最大可实现SINR决定是否接入超密集网络。
一个实施例包括一超密集网络中探测链路的自组织方法,其包括:
探测链路通过固定功率发射探测信号;
当超密集网络中活动链路的本地测量的信干噪比SINR收敛为一个常数时,所述探测链路根据本地测量的当前SINR、信噪比SNR以及当前的功率归一化最大值获得所述探测链路的最大可实现SINR,以使所述探测链路决定是否接入超密集网络。
另一个实施例一超密集网络中活动链路的自组织方法,当探测链路通过固定功率发射探测信号时,其包括:
每个活动链路根据各自的目标信干噪比SINR、本地测量的当前SINR、本地测量的归一化噪声功率值、当前发射功率值以及当前的功率归一化最大值,分别更新下一时刻的发射功率;
每个活动链路根据所述更新下一个时刻的发射功率对其发射功率随时间进行迭代更新,直到所述活动链路的本地测量的SINR值收敛为一个常数。
另一个实施例一超密集网络的自组织优化方法,其包括:
探测链路通过固定功率发射探测信号;
每个活动链路根据各自的目标信干噪比SINR、本地测量的当前SINR、本地测量的归一化噪声功率值、当前发射功率值以及当前的功率归一化最大值,分别更新下一时刻的发射功率;
每个活动链路根据所述更新下一个时刻的发射功率对其发射功率随时间进行迭代更新,直到所述活动链路的本地测量的SINR值收敛为一个常数,则所述探测链路根据本地测量的当前SINR、信噪比SNR以及当前的功率归一化最大值获得所述探测链路的最大可实现SINR;当所述最大可实现SINR大于等于所述探测链路的目标SINR时,所述探测链路作为活动链路接入超密集网络;并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6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