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废油脂加氢催化剂制备脱氧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6594.0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6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彤;程鸿魁;王凤;周君梦;陈志坚;李丽;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36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催化剂 废油脂 脱氧剂 制备 碳酸盐混合物 操作工艺 回收利用 去离子水 挤条机 再利用 粘结剂 脱氧 生产成本 成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利用废油脂加氢催化剂制备脱氧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由废油脂加氢催化剂制备的碳酸盐混合物、少量的粘结剂及去离子水作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经过挤条机成型后制备成脱氧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废油脂加氢催化剂作为原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废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脱氧剂的方法,不仅实现了废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再利用,而且简化了操作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可以使产品脱氧剂达到高精度脱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油脂加氢催化剂进行焙烧、酸溶后加碱沉淀,洗涤、烘干后再加入粘结剂和水,挤条成型脱氧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脂加氢是在镍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熔点较低的液态油脂加氢,使其转化成熔点较高的固态硬化油。该行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催化剂,调查发现,国内多家油脂加氢装置油脂氢化后产生的废催化剂被当作工业废料堆积在工厂中,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
废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酸煮法,焚烧法,皂化酸煮法和有机萃取法等。徐德林等采用酸煮法对加氢废催化剂进行再生,由于酸溶后的油脂只能通过萃取分离,分离不够完全会导致硫酸盐中还含有油脂。
当前应用比较多的脱氧剂是铁系和锰系的,最大的脱氧能力只能达到ppm级,而镍基脱氧剂的最大脱氧能力能达到ppb级,且氧容量高达20ml/g。经文献调研发现,镍基脱氧剂的镍质量分数在20%~43%之间,而镍基废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组成中镍质量分数在25%-78%之间,完全符合化学脱氧剂的组成,因此,将废油脂加氢催化剂经过一系列处理后作为脱氧剂进行使用,既能使废油脂加氢催化剂得到回收利用,又能使制备的脱氧剂达到较高的氧容量和脱氧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废油脂加氢催化剂进行焙烧、酸溶后加碱沉淀,洗涤、烘干后再加入粘结剂和水,挤条成型为脱氧剂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工艺如下:
(1)将废油脂加氢催化剂进行元素分析,主要测定其中Ni、Mg、Si的含量。并根据其中的Ni含量来判断该废油脂加氢催化剂原料经处理后是否能达到脱氧剂使用指标。
(2)将废油脂加氢催化剂在300~600℃温度下焙烧后,配成20~50wt%的浓度后加入体积分数10%~50%的酸进行酸溶,再加入一定量的碱进行中和到PH值为10~12后,洗涤、过滤、烘干后得干粉,加入粘结剂及水进行混合后,经过挤条机成型后烘干,在300~450℃下焙烧后制备成脱氧剂。
所述的酸为硫酸、盐酸。
所述的碱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
所述的粘结剂为高岭土、高硅大孔拟薄水铝石、硅溶胶、水泥、白炭黑、低硅大孔拟薄水铝石、田菁粉、凹凸棒土、Na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等其中的一种。含量为烘干后的干粉的1~30wt%。
当加入粘结剂并混合均匀后,所加入的水量为烘干后的干粉的40~60wt%。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利用废油脂加氢催化剂作为原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废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综合利用方法,不仅实现了废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再利用,而且简化了操作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可以使产品脱氧剂达到了高氧容,高脱氧精度的要求:强度能达到100N/cm,脱氧容量最高可达23g/ml,脱氧精度能达到10ppb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2及13,在350℃及400℃焙烧温度下XRD谱图。
表1废油脂加氢催化剂经焙烧后的XRF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未经正大能源材料(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6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