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中溶解氢测量仪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2410.3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涛;马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海涛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溶解 测量仪 校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中溶解氢测量仪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中溶解氢量值的准确可靠,是防止锅炉、管路及其它动力设备腐蚀、监测腐蚀活性 及发电机组氢泄露的关键,对电力锅炉、核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 国内外水中溶解氢的测量方法均采用溶解氢测量仪测定法。虽然水中溶解氢测量仪操作简 单、分辨率高、重复性好,而且可以安装在管路上对水中溶解氢进行在线测量、实时监控, 提供迅速、持续的信号,但是,由于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水中溶解氢测量仪的准确性、 重复性等重要技术指标,没有相应的检测手段,无法保证及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准确、可操作性强的水中溶解氢测量仪校准装置及其 校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中溶解氢测量仪校准装置,该装置为计算机控制的水中溶解氢封闭水循环系 统,包括有本底氢处理系统、除气系统、流量控制系统、标准氢发生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 统;本底氢处理系统包括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除氢树脂;本底氢处理系统的出水 口D连接至除气系统的进水口A;除气系统包括有一进水口A、排气口和出水口A;出水口 A由管路连通至数字伺服水泵,数字伺服水泵出口连接至转子流量计,排气口由管路连接 至多级水封的入口A,多级水封的出口A通向大气;
标准氢发生系统包括不锈钢壳体、法拉第电极和恒流源;转子流量计的出口由管路连 接至不锈钢壳体的进水口D,法拉第电极安装于不锈钢壳体的底部;法拉第电极与恒流源 连接;不锈钢壳体上端出水口C连接至流通池的进水口B,流通池内安装有氢传感器,流 通池的出水口B由管路连接第一三通阀的一个进水口C;第一三通阀的一端出口B由管路 连接至被校溶解氢测量仪;第一三通阀的另一端出口C由管路与第二三通阀的入口B相连 接,第二三通阀的一端出口D由管路与被校溶解氢测量仪相连,第二三通阀的另一端出口 E由管路与循环泵相连接;循环泵连接至第三三通阀的一端入口F;第三三通阀另一端出 口G接至本底氢处理系统的进水口E;第三三通阀的一端入口H连接补水泵,补水泵还通 过管路连接纯水箱;本底氢处理系统的气路入口依次通过气体管路B、截止阀、气体管路 A连接氢气发生器;
该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一微处理机,且依次分别连接除气系统、视频位置监测系统、循 环泵、数字伺服水泵、恒流源、补水泵、第三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氢传感 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纤维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除氢树脂依次连接。
所述水中溶解氢测量仪校准装置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启水中溶解氢测量仪校准装置;
2)启动三通阀在循环水路中接入被校溶解氢测量仪;
3)去除循环水路中气体及溶解氢;
4)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输入参数;
5)校准氢传感器,读取本底氢;
6)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出的标准氢;
7)校准水中被校溶解氢测量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输入的参数包括流量、电解电流、电解效率、法拉第电极 数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依据的原理可靠,方法正确,可操作性强。解决了校准装置中本底氢的确 定、支持电解质的确定、法拉第电极的制作、水流量的控制、本底氢处理系统的研制及仪 器电子电路设计、软件编写等多个技术关键。
2、本发明校准装置的量程范围为(0~10n)μg/L(n≥1),装置各参数性能:本底氢低 于0.1μg/L,流量不确定度小于2.9ml/min,本底氢不确定度小于0.17μg/L,恒流源电源 不确定度小于0.01mA,电解水效率优于98%,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86%。
3、本发明首次实现了我国水中溶解氢测量仪的校准和不确定度评定,量程范围 (0~10n)μg/L(n≥1),不确定度优于0.5μg/L(k=2),重复性小于0.1μg/L,为水中溶 解氢量值溯源的准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各部件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海涛,未经周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2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岩相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参叶中人参皂苷Rg1和Re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