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抗性CRISPR/Cas9载体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2210.8 | 申请日: | 2015-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3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于春生;姬荣桓;刘斌;赵涛;李宏宇;林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66;C12N1/21;A01H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性 crispr cas9 载体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双抗性 CRISPR/Cas9载体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作为农作物基因功能研究的模式植物,与其相关的遗传学和 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通过转基因获得目标基因 改良的水稻成为研究水稻基因功能的主要手段。虽然水稻的转基因技 术在目前已经成熟,但是通过转基因获得的水稻材料由于无法去除转 入的外源T-DNA,经常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也增加了实验结 果的不确定性和实验过程的复杂性。
目前对于基因的编辑技术飞速发展。近两年来,由CRISPR/Cas9 系统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成为生物界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的主流技 术。该系统来源于细菌的免疫系统,其工作原理是crRNA (CRISPR-derivedRNA)通过碱基配对与tracrRNA(trans-activating RNA)结合形成tracrRNA/crRNA复合物,此复合物引导核酸酶Cas9 蛋白在与crRNA配对的序列靶位点剪切双链RNA。而通过人工设 计这两种RNA,可以改造形成具有引导作用的sgRNA(shortguide RNA),引导Cas9对DNA定点切割。通过人工合成与靶基因序列 同源的sgRNA,可以直接实现对目标基因的编辑,并且这种基因的被 编辑状态可以稳定遗传到下一代,无需CRISPR/Cas9外源T-DNA的持 续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双抗性CRISPR/Cas9载体及应 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不含有外源T-DNA序列的水稻CRY1a 基因纯合突变体植株的构建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双抗性CRISPR/Cas9载体, 其是通过PCR扩增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序列,利用重叠PCR将35S 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序列与体外合成的3×flag序列串联起来,将串联 序列插入到载体pFGC5941的EcoRI和HindIII位点之间,得到载体I; 通过PCR扩增gypsy绝缘子序列,将扩增得到的序列插入到载体I的 EcoRI和HindIII位点之间,得到载体II;通过PCR扩增NLS-cas9-NLS 序列,将扩增得到的序列插入到载体II的SpeI位点,得到载体III;最 后通过PCR扩增35S:HPT序列,将扩增得到的序列插入到载体III的 XbaI位点,即构建获得双抗性CRISPR/Cas9载体。
其中,3×flag序列如SEQIDNO:1所示,gypsy绝缘子序列如SEQ IDNO:2所示,NLS-cas9-NLS序列如SEQIDNO:3所示,35S:HPT序列 如SEQIDNO:4所示。
扩增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序列的引物分别如SEQIDNO:5-6 和SEQIDNO:7-8所示;扩增gypsy绝缘子序列的引物如SEQID NO:9-10所示;扩增NLS-cas9-NLS序列的引物如SEQIDNO:11-12所 示;扩增35S:HPT序列的引物如SEQIDNO:13-14所示。
本发明双抗性CRISPR/Cas9载体的全序列如SEQIDNO:15所示。 该载体可引导外源序列在宿主中编辑目的靶基因的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所述双抗性CRISPR/Cas9载体的工程菌及转 基因细胞系。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双抗性CRISPR/Cas9载体在获得不含有外源 T-DNA序列的转基因植株中的应用。例如,通过第三方软件对靶基因 的目标区域进行预测,然后将预测序列和U3启动子一同插入到双抗 载体中对靶基因进行编辑。
具体地,所述应用是针对植物中的目标基因设计基于 CRISPR/Cas9的sgRNA序列,将含有编码所述sgRNA序列的DNA片段 克隆到双抗性CRISPR/Cas9载体中,转化植物,用潮霉素B筛选阳性 转基因植株,再用Basta筛选不含有外源T-DNA序列的阳性转基因植 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2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