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中、高水头拦河坝枢纽的轨道式过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91956.7 | 申请日: | 2015-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1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劳;王立成;刘春锋;赵琳;任智锋;刘春冬;马妹英;王彩艳;张淑鹏;高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头 拦河坝 枢纽 轨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坝过鱼结构,尤其是用于中、高水头拦河坝枢纽的轨道式过鱼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过鱼建筑物主要有鱼道(又称鱼梯)、鱼闸、缆机式升鱼机、集运鱼船等。其中鱼道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过鱼建筑物型式,其优点是操作简单,运行保证率高,可沟通上下游水系,在自然条件下连续过鱼,运行管理费用低,并且在适宜条件下,其他水生生物也可以通过鱼道,对维护原有生态平衡有较好的作用,其缺点是鱼道一般较长,在枢纽中较难布置,造价过高,一般80m左右的坝体,过坝鱼道投资约为1.0亿,施工及运行管理难度加大。随着坝高增加,投资增加更多、施工以及运行管理更加困难;鱼类上溯洄游需要耗费较大能量,对于鱼类产卵繁殖不利;鱼道的流速、流态受上、下游水位和流量的变化影响较大,不适于高坝过鱼。鱼闸、缆机式升鱼机和集运鱼船均为人为操作过鱼手段,适用于高坝过鱼。鱼闸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与船闸相似,其优点是可适应上游水位一定的变幅,缺点是鱼闸对主体工程布置影响较大,投资大,且操作运行复杂,后期运行管理及维修程序复杂。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缆机式升鱼机,21-缆索支架;22-水库;23-大坝;24-电站;25-缆索;26-下游集鱼渠;27-装鱼斗车运鱼方向。缆机式升鱼机是利用机械升鱼和转运设施助鱼过坝,其优点是适宜高坝过鱼,并且适应水库水位的较大变幅,也可用于较长距离转运鱼类,缺点是需要设置较高的缆机支架及较大的支架基础,布置困难;由于缆机自身运力有限,运鱼量较小;坝顶缆机需跨越两岸(或凹岸两端)缆机布置较复杂,缆索长度较长,运鱼速度慢,鱼类长时间处于运鱼设备中,一直处于惊恐状态,对产卵繁殖期鱼类不利;缆索为柔性结构,无风运鱼过程中产生晃动较大,对鱼类影响更大;运行中受风力及天气因素影响较大,上游转运操作较复杂,运行及检修费用较高。集运鱼船由集鱼船和运鱼船组成,利用驱鱼装置将鱼驱入运鱼船,然后通过通航建筑物过坝后将鱼投放入上游适当水域,故其仅限于建有通航建筑物的枢纽工程,并且其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又难以诱集底层鱼类,难以保证过鱼效果。上述各种过鱼建筑物在工程中都有运用,通过各种工程实践表明,过鱼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置灵活,能适应各种地形、坝型的用于中、高水头拦河坝枢纽的轨道式过鱼结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中、高水头拦河坝枢纽的轨道式过鱼结构,包括坝体,设置于坝体下游的使鱼洄游的鱼道和集鱼池,运鱼斗位于集鱼池中,设置于坝顶的回转吊车,位于坝顶平台上的固定卷扬机,沿下游坝坡布置的斜轨道梁,连接在斜轨道梁和集鱼池之间的水平轨道梁,在水平轨道梁上设置有用于抓取运鱼斗的电动葫芦,在斜轨道梁上设置有固定卷扬机供给动力的运鱼车架,运鱼斗能通过电动葫芦提升并沿水平轨道梁运至斜轨道梁上的运鱼车架上。
所述水平轨道梁和斜轨道梁距支撑面最大高度≤6m,运鱼斗最大运鱼重量0.5t。
所述固定卷扬机的牵引速度为30m/min。
所述回转吊车最大工作半径为50m,回转吊臂端最小起吊重量≥2.5t。
一种用于中、高水头拦河坝枢纽的轨道式过鱼结构,包括拱坝的坝体,设置于坝体下游的使鱼洄游的鱼道和集鱼池,运鱼斗位于集鱼池中,设置于坝顶的回转吊车,位于坝后平台上的固定卷扬机,连接在坝后平台和集鱼池之间的轨道梁,位于轨道梁和集鱼池上方的起鱼架,在起鱼架上设置有用于抓取运鱼斗的电动葫芦,在轨道梁上设置有固定卷扬机供给动力的运鱼车架,运鱼斗能通过电动葫芦提升、运至起鱼架上的运鱼车架上。
所述轨道梁距支撑面最大高度≤6m,运鱼斗最大运鱼重量0.5t。
所述固定卷扬机的牵引速度为30m/min。
所述回转吊车最大工作半径为50m,回转吊臂端最小起吊重量≥2.5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避免了传统过鱼建筑物,鱼道较长,在枢纽中较难布置,造价高的弊病,同时避免了传统过鱼建筑物一般仅适用于中、低水头拦河坝枢纽的情况以及传统索道运鱼运行管理困难、鱼类易受惊吓等弊病。轨道式过鱼结构在运用过程中,鱼类通过坝下游的鱼道逆水而上,游进集鱼池,通过自动捕捞的运鱼斗捕捞鱼类,利用电动葫芦将运鱼斗提升并运至轨道始端的运鱼车架上,再通过设于轨道端部的固定卷扬机沿倾斜轨道快速、平稳地牵引至坝顶附近平台,最后由坝上游的回转吊车平稳、快捷的吊运至库区沿岸放生,完成鱼类洄游过坝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缆机式升鱼机纵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轨道式过鱼结构纵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1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体冻结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弧门底水封的改进方法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