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气动三通控制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90161.4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5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山;余少华;贾华;杨富江;姜军;陈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31/126 |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赵明辉 |
| 地址: | 751100 宁***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气动 三通 控制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气动三通控制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气腔(11)、中气腔(7)、上气腔(4)和上盖(3),在该上盖(3)中安装有调压螺杆(13),该调压螺杆(13)部分伸出至上盖(3)以外,在该上气腔(4)和上盖(3)之间安装有第一膜片(16),该调压螺杆(13)底端与托盘组件连接,其特点是:在所述中气腔(7)和上气腔(4)之间安装有第二膜片(5),在下气腔(11)和中气腔(7)之间安装有密封圈从而将两者气密封。本发明的三通控制器可以实现背景技术中气动压力开关和三通气控换向阀组合所实现的功能,还具有整机体积小、调压范围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气动三通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控制方案如下:当气动控制回路中需要检测仪表的气源压力并实现气路换向时采用“气动压力开关”和“气控三通换向阀”组合来实现。如图1所示,以流程控制工业中的气动调节阀的控制案例来简述传统控制方案:减压阀将气源减压后输入到定位器,定位器根据DCS输出的4-20mA电流信号对调节阀进行调节式控制;调节阀的控制系统要求调节阀的气源压力低于某值时,要求气动执行器压力腔的压缩空气能够自动排出到大气中,调节阀在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运行到安全位置,以满足安全控制需求。气动压力开关用于设定和监测减压阀的输出压力,当气源压力高于气动压力开关的气源故障点设置值时,气动压力开关输出一个气压信号,气压信号控制三通气控换向阀使P口到A口导通,气动执行器实现正常调节式控制;当气源压力低于气动压力开关的气源故障点设置值时,气动压力开关无气压信号输出,三通气控换向阀A口到E口导通,这样气动执行器的压缩空气排出到大气中,气动执行器实现自动复位。
采用此种方案具有产品连接管路多容易泄露、调试复杂,整机外形大,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机体积小、调压范围宽、整机制造成本低并且通用性强的新型气动三通控制器。
一种新型气动三通控制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气腔、中气腔、上气腔和上盖,在该上盖中安装有调压螺杆,该调压螺杆部分伸出至上盖以外,在该上气腔和上盖之间安装有第一膜片,该调压螺杆底端与托盘组件连接,前述第一膜片安装在该托盘组件上,在该上盖内的调压螺杆上还套装有调压弹簧,其特别之处在于:在所述中气腔和上气腔之间安装有第二膜片,在下气腔和中气腔之间安装有密封圈从而将两者气密封;在上气腔上设有信号口,在第二膜片下方的中气腔内安装有T型推杆,在该T型推杆上套装有第一复位弹簧,并且在该中气腔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在下气腔和中气腔之间的空隙内安装有中空的密封阀座,在该密封阀座外套装有第二复位弹簧,在该密封阀座顶端安装有密封橡胶垫,而在前述的T型推杆底端设有第一环形密封台,在该下气腔内设有第二环形密封台;该密封阀座底端伸入下气腔中,在下气腔上设有第二出气口。
其中在上盖中的调压螺杆上通过螺纹套装有丝母,所述调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该丝母和托盘组件连接。
其中托盘组件由固定在一起的弹簧托盘和底托盘组成,在该弹簧托盘和底托盘之间安装有第一膜片,该第一膜片的外缘夹紧在上盖和上气腔之间。
其中在托盘组件与上气腔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其中第二膜片的外缘夹紧在上气腔与中气腔之间。
其中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T型推杆内壁顶端和中气腔内壁连接。
其中T型推杆的中部伸入中气腔内壁中的通气道内,并且在该T型推杆的中部外安装有密封圈。
其中在密封阀座顶端开有金属槽,在该金属槽上安装有密封橡胶垫。
本发明的三通控制器可以实现背景技术中气动压力开关和三通气控换向阀组合所实现的功能,还具有整机体积小、调压范围宽的优点。由于采用半圆形金属环形密封台和硫化橡胶的软密封结构,可以有效保证密封性能和产品使用寿命,并且整机制造成本低、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01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致动器及使用该液压致动器的关节驱动单元
- 下一篇:通风蝶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