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植物精油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90101.2 | 申请日: | 201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茆国锋;莫晓畅;莫建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44 | 分类号: | A01N65/44;A01P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植物 精油 稻虱缨小蜂 引诱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植物精油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及其 应用。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水稻田里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 (Delphacidae)害虫,俗名火蠓虫,常见种类有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白背飞虱 (Sogatella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稻飞虱对水稻的危害,除直 接刺吸汁液,使水稻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其产卵也会刺 伤水稻植株,破坏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
传统的化学防治易使稻飞虱产生抗药性,且污染环境,开发新型的防控稻飞虱策 略势在必行。
目前,应用水稻害虫天敌来防治水稻害虫的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稻飞虱的天敌种类很多,能有效抑制稻飞虱繁殖,如寄生蜂、蜘蛛等。稻虱缨小蜂, 为膜翅目,缨小蜂科,其寄生于稻飞虱的卵中,是稻褐飞虱卵期的重要寄生蜂,有时寄生率 达80%以上。稻虱缨小蜂是稻飞虱主要的卵寄生性天敌,应用稻虱缨小蜂防治稻飞虱,可有 效地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且具备环境友好等特点。如何引诱稻虱缨小蜂,提高寄生率,引 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植物与昆虫之间,除了取食与被取食、寄生与被寄生之外,还存在着靠挥发性化 合物相联系的信息网。当水稻受到褐飞虱攻击后,它的挥发性化合物会发生变化,新的化合 物会出现或旧的化合物比例上升,这些变化往往能被天敌感知,从而定位寄主。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可归为以下几类:(1)萜类化合物,单萜、倍半萜及其衍生 物;(2)绿叶性气味,6个碳的醛类、醇类及其酯类;(3)含氮、含硫化合物;(4)除绿叶性气味 以外的醛、醇、酯及一些呋喃类衍生物。
植物精油作为天然产物,其内部挥发性化合物资源丰富,可归类为以下几类:(1) 萜类化合物;(2)芳香族化合物;(3)脂肪族化合物;(4)含氮含硫化合物。它们与水稻挥发性 化合物的种类相似,从植物精油开发新型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从而防控稻飞虱具有很大的 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传统的化学防治易使稻飞虱产生抗药性,且污染环境,本发明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基于植物精油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及其应用,通过稻飞虱的天敌稻虱缨小蜂来 防治稻飞虱,该引诱剂对稻虱缨小蜂引诱性强,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植物精油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所述的引诱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组成:
藿香精油、芸香草精油的重量百分比不同时为0。
藿香精油、芸香草精油含有与水稻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相似的气味化合物,能有 效引诱稻虱缨小蜂。
本发明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的活性成分藿香精油、芸香草精油为植物提取物,对 人畜无毒无害,对环境无污染,且对稻虱缨小蜂具有较强的引诱性,该引诱剂的配制和使用 都较为方便。
引诱剂中,活性组分的浓度是影响其引诱效果的重要因素,每种昆虫对于挥发性 信息化合物的反应都有一个最佳的浓度的范围。
单一组分的藿香精油或芸香草精油对稻虱缨小蜂都具有引诱效果,两者也可配合 使用。
本发明的稻虱缨小蜂引诱剂中,活性组分为藿香精油时,优选藿香精油的重量百 分比浓度为0.0001%;活性组分为芸香草精油时,优选芸香草精油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 0.001%。当活性组分的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其引诱效果均有所下降。
将两种活性组分藿香精油与芸香草精油按照一定配比混合使用,其对稻虱缨小蜂 的引诱效果更佳明显。
作为优选,所述的引诱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引诱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由于藿香精油与芸香草精油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为提高引诱剂的引诱效果,需 在配制引诱剂时添加合适的增溶剂,以改善藿香精油与芸香草精油在水中的溶解性。增溶 剂的选择对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优选,所述的增溶剂为OP10乳化剂、二 甲亚砜、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90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