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89868.3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6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世林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5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阳虚 水泛证型耳 眩晕 中药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耳眩晕病是指因耳窍有病,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突发性眩晕,伴耳鸣、耳聋、耳闷的一种病症,多因邪犯内耳,或脏腑虚弱,内耳失养,或痰浊水湿泛溢内耳所致。以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该病症患者常以耳鸣为先兆,随之耳聋、眩晕。眩晕多为旋转性,动则更甚,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或血压下降,但神志清楚等多种症状表现。临床常见证型有风痰上扰证、阳虚水泛证、痰蒙清窍证、肝阳上亢证、心脾两虚证等。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该证型系因阳虚不能治理肾水,水道不通,蓄积体内引发耳眩晕病。该证型常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清水,心下悸动,耳内胀满,面色觥白,冷汗自出,或背冷如掌大,舌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缓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耳眩晕病多从调理心脑血管方面入手,采取服用扩血管药物、前庭神经抑制剂、利尿脱水药等激素型药物的方式,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极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通阳利水、温肾益气”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阳虚水泛证型耳眩晕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附子30-35份,党参30-35份,白术25-30份,葶苈子20-25份,苏子15-20份,车前子20-22份,山茱萸18-22份,干姜6-8份,甘草10-15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1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浓茶、咖啡等避免接触过敏原,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会合理减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本发明所采用的附子具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的功效;所采用的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党参与附子两者配伍,具有温补心脾肾阳之功,兼可益气;所采用的白术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并对运化无力、肢软神疲等症状具有显著功效;所采用的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泻肺水、制约附子等药热性的功效;所采用的苏子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所采用的车前子具有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的功效;所采用的山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疏肝下气的功效;采用的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采用的甘草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阳虚水泛证型的耳眩晕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解决此病症。
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7%。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表二:疗效情况
下面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王某,男,1958年出生,从52岁开始,出现突发旋转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清水,心下悸动,苔白润,脉沉迟缓等症状。经在我处诊断患有阳虚水泛证型的耳眩晕病,服用此药2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服用3个疗程,症状消失,痊愈。
2、徐某,男,1965年出生,43岁开始,时常出现突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面色觥白,冷汗自出,舌胖有齿痕,脉沉迟缓等症状。患者在我处诊断为阳虚水泛证型的耳眩晕病,服用此药1个疗程后,症状就明显减轻;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再服用此药1个疗程巩固后,症状全消,痊愈。
3、刘某,女,1971年出生,40岁开始,常出现旋转性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耳鸣,并伴有呕吐清水,心下悸动,耳内胀满,苔白润,脉沉迟缓等症状表现。在我处诊断为阳虚水泛证型的耳眩晕病,服用此药2个疗程后,患者就感觉症状明显缓解,后又连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全消,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世林,未经孙世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9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燃烧式熔铝炉
- 下一篇:用于耐火材料制品的隧道干燥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