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符合LM80要求的高温箱用LED器件老炼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988430.3 | 申请日: | 2015-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朝;刘东月;张瑞霞;林奇全;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G01R31/2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占华 |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符合 lm80 要求 高温 led 器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性能的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符合LM80要求的高温箱用LED器件老炼装置。
背景技术
LED器件的LM806000h老炼数据是目前业内认可度较高的性能指标,但LM80测试方法要求器件老炼时要有最小的气流扰动,而目前市场上相关试验设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半导体制冷,价格昂贵,一类是减小空气循环风速至0.5m/s以下,导致控温能力下降,箱子容积变小,同样是专用设备,通用性不强,提升了设备采购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符合LM80要求的高温箱用LED器件老炼装置,所述老炼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可保证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符合LM80要求的高温箱用LED器件老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型底座主体、样品载板、热沉和顶盖,所述热沉固定在所述框架型底座主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主体构成上端开口的容器状结构,所述底座主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供电及热电偶通孔,所述供电及热电偶通孔为装置内待检测样品提供供电和温度检测的通道,所述样品载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内,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容器状结构的开口上,所述顶盖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位,所述底座主体、热沉以及顶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座主体以及热沉采用导热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样品载板为PCB印刷电路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顶盖采用金属或透明耐高温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孔位内设有光度探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各个器件之间设有导热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使用所述装置,使传统的鼓风式高温箱也可以用于对风速敏感的LED器件的光通维持率试验和高温老炼试验;2)通过温度探头可以监测内部温度均匀性并调整高温箱温度;3)模块化设计,不同批次样品互相不影响;4)装置和内部空气热容量可以保证高温箱开关操作时不剧烈改变其它批次样品的温度稳定性,防止温度变化引入样品失效;5)外壳可以衰减箱内温度变化幅度,增加温度稳定性;6)针对不同封装型式设计不同的样品载板,快速拆装,方便中间测试;7)顶盖可扩展,可以用玻璃窗或者开光纤孔,进行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架型底座主体2、样品载板3、顶盖4、热沉5、供电及热电偶通孔6、固定孔位7、装配孔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LM80要求的高温箱用LED器件老炼装置,包括框架型底座主体1、样品载板2、热沉4和顶盖3。所述热沉4固定在所述框架型底座主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底座主体构成上端开口的容器状结构;所述底座主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供电及热电偶通孔5,所述供电及热电偶通孔5为装置内待检测样品提供供电和温度检测的通道,所述样品载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内(位于所述容器状结构内),所述顶盖3位于所述容器状结构的开口上,将所述样品载板2封闭在所述容器状结构内;所述顶盖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位6,所述底座主体、热沉4以及顶盖3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装置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底座部分,包括底座主体和样品载板,主要用来承载试验样品;二是顶盖部分,主要是配合主外壳制造密闭环境,消除鼓风影响,并增加装置和高温箱的接触面积,还可以安装测试光纤和温度探头,完成实时监测;三是热沉,主要用在样品负载总功率较大,靠主外壳无法保证温度均匀性的时候进一步增加接触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8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