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强度与塑性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87542.7 | 申请日: | 2015-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枇林;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专壹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C22F1/08;C22F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2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强度 塑性 金属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强度与塑性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的特征在于:其显微组织中的晶粒由粗细两种不同粒度范围的晶粒组成,粗晶粒形成条带状分布在细晶粒当中。粗晶粒为常规的微米晶,细晶粒为纳米晶;纳米晶的粒度范围是10‑200纳米,微米晶的粒度范围是0.5微米-10微米。其制备方法由制备多层材料、冷轧、重结晶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强度与塑性性能都优异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板材一般采用锻造或轧制的方法得到,根据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高温加工与室温加工。作为力学结构件,强度(常用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来表征)与塑性(常用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等来表征)是金属材料的两个最重要的力学性质。高强度可使金属在发生塑性变形之前承担大的载荷,而大的塑性则可使其在破坏之前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避免发生突然的脆性断裂。作为工程材料,人们通常期望高强度的材料,但是,得到高强度材料的同时,一般会损失材料的塑性;提高塑性的同时,则会损失材料的强度。二者是一对矛盾,一般不可兼得。
中国专利1887513提供了一种电解电容器用高纯铝箔的高效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高纯铝箔的异步冷轧步骤以及热处理步骤,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采用速比为1.05~1.30的异步轧制技术,控制铝箔的轧制变形状态及轧制织构组态,即经过较少道次的轧制,得到大形变量的高纯铝箔。在保护气氛中连续退火,最终生产出含极强立方织构的高纯铝箔。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电解电容器用高纯铝箔具有下列优点:1.异步轧制产品精度比常规轧制提高一级;2.{100}面立方织构占有率达95%以上。
中国专利101569892提出了一种AZ31镁合金异步纵横交叉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待轧制合金进行标定,然后采用二辊异步轧机对合金进行第一次轧制,将第一次轧制后的合金再进行第二次轧制。通过该发明将轧制所得的AZ31合金晶粒平均尺寸为10ΜM,优化轧制后的力学性能可以达到延伸率16.73%、屈服强度249.2MPA、抗拉强度319.46MPA。
中国专利CN 105080966 A提供了一种纳米晶金属极薄带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采用的原料为钢、铜、铝、镍、钛或钼带材,或上述金属的合金带材作为轧件,厚度为200~5000μm;(2)设置异步极薄带轧机的轧制速度、异速比、异速比调节步长、预压紧力和前后张应力;(3)启动轧机对轧件进行一个道次轧制,轧制时在线调节异速比(;4)测量轧件的厚度,并重新对轧制速度、异速比、异速比调节步长、前后张力和预压紧力进行设定;(5)启动轧机对轧件进行下一道次轧制,轧制时在线调节异速比;(6)重复步骤2到5,直至轧件被轧制至厚度为1~5μm。本发明的方法可实现纳米晶金属极薄带生产的连续化,且无须中间退火。
中国专利10162923提出了一种超细晶纯铁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待轧制材料,在900℃下保温5小时;同步轧制和异步异速轧制;保温后在常温下进行二次同步轧制,制成超细晶纯铁。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简单步骤制得晶粒尺度为0.9ΜM,大角度晶界(Θ≥15°)含量达到65%以上的超细晶组织。经单轴拉伸试验表明,材料经过异步轧制后屈服强度有了显著提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充分发挥纯金属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强度与塑性的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专壹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专壹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7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