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智能配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87507.5 | 申请日: | 2015-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0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莹;武运磊;夏田;周康乐;吴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22 | 分类号: | H02H7/22;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相配电 三相配电 输入端 电能测量单元 防雷保护单元 输出控制单元 状态反馈单元 相序保护 智能配电系统 输出端 雷达 模块化设计 单元模块 故障维修 控制方式 配电系统 三相四线 实时监控 控制端 元器件 电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智能配电系统,包括防雷保护单元、相序保护单元、电能测量单元、三相配电单元、单相配电单元、状态反馈单元和输出控制单元,所述防雷保护单元、相序保护单元、电能测量单元、三相配电单元和单相配电单元的输入端与电网的三相四线相连,防雷保护单元、相序保护单元、电能测量单元、三相配电单元和单相配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状态反馈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状态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输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出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分别与三相配电单元和单相配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本发明所述的配电系统控制方式多样化、实时监控性更强、而且安全可靠。采用模块化设计,各单元模块功能明确,故障维修和更换元器件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雷达智能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雷达配电系统均采用熔断器或者空气断路器进行配电线路的短路和过载保护,采用接触器、继电器实现负载远程的接通和断开控制。这种配电方式存在难以输出各配电支路实时信息,设备体积大、集成度低,改组装困难等缺点,在智能化、信息化、体积重量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现代雷达要求。为了雷达配电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工作,需要通过远程实现对雷达系统的配电、电能参数和输出状态反馈等在线监控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智能配电系统,该配电系统不仅具有防雷及相序保护、配电网络的电能参数测量、负载设备的三相和单相配电、配电设备的输出控制和状态反馈等优点,而且系统集成度高,易于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防雷保护单元、相序保护单元、电能测量单元、三相配电单元、单相配电单元、状态反馈单元和输出控制单元,所述防雷保护单元、相序保护单元、电能测量单元、三相配电单元和单相配电单元的输入端与电网的三相四线相连,防雷保护单元、相序保护单元、电能测量单元、三相配电单元和单相配电单元的输出端与状态反馈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状态反馈单元的输出端与输出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出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分别与三相配电单元和单相配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配电单元包括三相交流断路器QF1,三相交流接触器KM1,电磁继电器KA1、KA2,常开开关S1,常闭开关S2,二极管V1,限流电阻R1和发光二级管V2;所述断路器QF1的输入接三相电压,其输出端与三相交流接触器KM1的输入端相连,三相交流接触器KM1的A相输出端接二极管V1的阳极,二极管V1的阴极经限流电阻R1与发光二级管V2的阳极相连,发光二级管V2的阴极与三相电源的N线相连;所述三相交流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输出端与状态反馈单元的一个端口连接,三相交流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输出端与状态反馈单元的另一个端口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KM1线圈的一端与三相四线的A相电压输出线相连,交流接触器KM1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其一组常开触点、常开开关S1的一端以及电磁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相连接,交流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常开开关S1及电磁继电器KA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依次经常闭开关S2、电磁继电器KA2的常闭触点连接到三相四线的N线。
进一步的,所述三相配电单元还包括熔断器F1,所述三相配电单元的DC24V+通过熔断器F1分别与三相交流断路器QF1的辅助开关、三相交流接触器KM1的辅助触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75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