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瓣金花茶嫁接育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84870.1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5594540A 公开(公告)日: 2016-05-25
发明(设计)人: 柴胜丰;韦霄;唐健民;邹蓉;史艳财;陈宗游;李吉涛;蒋运生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1/06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李进
地址: 541000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金花 嫁接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毛瓣金花茶嫁 接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毛瓣金花茶(Camelliapubipetala)系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 金花茶组(Theaceae,Camellia,Sect.ChrysanthaChang)常绿灌木或 小乔木,为广西石灰岩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其花瓣、花丝、花柱和 子房均密被柔毛,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同时,毛瓣金花茶是培育 黄色茶花新品种的优良种质资源,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而且, 在毛瓣金花茶、金花茶(C.nitidissima)、显脉金花茶(C.euphlebia) 等8种金花茶中,毛瓣金花茶的制茶适宜性最好。此外,毛瓣金花 茶还可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或用于保健食品的生产,具有 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毛瓣金花茶分布区极为狭窄,仅分布在广西西南部隆安和大新 两县的局部生境,生于海拔120~430m的北热带石灰岩季雨林。由 于人类对其生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采挖,其栖息地面积逐渐缩 小,野外居群数量锐减,大部分居群呈衰退趋势,资源濒于灭绝。 目前该物种已列入《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广西第一批重 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物种 红色名录》和《IUCN物种红色名录》。

对毛瓣金花茶进行大规模繁育是其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 础。因毛瓣金花茶野生资源稀少,且野外结实率很低,采用种子进 行大规模繁殖并不现实。目前,对于毛瓣金花茶的繁殖主要以扦插 繁殖为主。但扦插的存活率较低,一般为30%左右。而且,扦插繁 殖需要较多的材料,1个插条需保留2~3个芽,枝条的利用率大大 降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瓣金花茶嫁接育苗的方法。该方 法针对现有毛瓣金花茶扦插育苗方法存在的存活率低的问题,采用 芽苗砧嫁接的方法对毛瓣金花茶进行育苗繁殖,由于采用芽苗砧进 行嫁接育苗,砧木和接穗之间嫁接处易愈合,嫁接成活率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毛瓣金花茶嫁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油茶种子催芽后得到的芽苗作为砧木;

采集毛瓣金花茶植株的枝条作为接穗;

经削穗、削砧后,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内,并固定,即完成嫁 接;

将嫁接好的苗木栽植至苗圃中进行育苗。

本发明提供的毛瓣金花茶嫁接育苗方法中,利用油茶种子催芽 后的芽苗作为嫁接的砧木进行芽苗砧嫁接。由于油茶种子催芽后得 到的芽苗砧与接穗之间嫁接处易愈合,嫁接成活率提高。

由于毛瓣金花茶植株上的去年秋梢生长充实,生命力强,在嫁 接育苗过程中,采集去年秋梢作接穗进行嫁接可以保证嫁接成活率。

在嫁接过程中,采集毛瓣金花茶植株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粗壮、 腋芽饱满、无病害的去年秋梢用作接穗。为了保证接穗不会过度失 水,将接穗剪下后放于塑料袋中装好带回,并喷水保湿。如需在野 外进行材料采集,则将枝条放置于泡沫箱中保湿运回。

优选地,所述油茶包括博白大果油茶、宛田红花油茶或岑溪软 枝油茶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博白大果油茶。

本发明提供的嫁接育苗方法中,用于催芽的油茶种子包括博白 大果油茶、宛田红花油茶或岑溪软枝油茶中的任意一种。这三种油 茶种子经催芽后得到的芽苗砧与接穗之间的亲和力强,切口易愈合, 从而使得嫁接成活率高,平均高达85%以上。而且,嫁接苗的后期 生长也较为旺盛,9个月后,毛瓣金花茶嫁接苗的高度可长至7.0cm 以上,茎粗可达到0.21cm以上。

在上述三种油茶种子中,以博白大果油茶种子催芽后得到的芽 苗砧与接穗之间的亲和力最强,从而嫁接平均成活率高达90%以上。 而且,经过9个月的生长后,嫁接苗的生长情况也较其它两种油茶 有优势,嫁接苗的高度可长至12cm以上,茎粗可达到0.26cm以上。

采用博白大果油茶种子催芽后得到的芽苗砧进行嫁接除了上述 优势外,还具有如下的优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4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