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机械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982224.1 | 申请日: | 2015-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目片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1H15/013 | 分类号: | D01H15/013;D01H4/48;D01H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机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机械。精纺机(100)具备第一纺织单元组(10)、第二纺织单元组(20)以及至少一台接纱台车(30)。在第一纺织单元组(10)中配置有至少一个纺织单元(1)。在第二纺织单元组(20)中配置有至少一个纺织单元(1)。在第一纺织单元组(10)与第二纺织单元组(20)之间设置有接纱台车(30)的维护用的空间(第一台车用空间(3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相对于多个卷绕单元行进的作业台车的纤维机械。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的纤维机械,该纤维机械具备:排列设置的多个卷绕单元;以及作业台车,其行进至各卷绕单元而进行作业,由作业台车进行多个卷绕单元中的各种作业(例如接纱作业、纱管设置作业及/或落纱作业等)。在日本特开2010-7757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纤维机械。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精纺机具备并排设置的多个纺织单元、接纱台车以及鼓风机箱。接纱台车能够沿纺织单元排列的方向行进。当某一纺织单元中产生断纱时,接纱台车行进至该纺织单元的位置并进行接纱作业。
在专利文献1的精纺机中,在精纺机的背面侧设置有与鼓风机箱连结的吸气管。吸气管沿与供接纱台车行进的轨道平行的方向设置,向接纱台车供给吸引空气流。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精纺机中,在接纱台车的背面配置有吸气管,因此难以从精纺机的背面接近(access)该接纱台车而进行维护。因此,为了对设置于接纱台车背面的部件等进行维护,需要将接纱台车从轨道的端部拉向精纺机的侧方而从精纺机拆下该接纱台车,从而相当费时费力。
将用于维护接纱台车的空间设置于轨道的一端或者两端,使接纱台车移动至该空间,由此能够使该接纱台车的背面部等露出。由于不需要从轨道拆下接纱台车,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维护。
近年来,随着纺织厂的大规模化等,设置于一个纤维机械上的卷绕单元的数量增加,与此对应地要求增加作业台车的数量。随之,还开发出了具有多个作业台车在共用的行进路径(轨道)上行进的结构的纤维机械。
为了使纤维机械的效率不会大幅降低,优选即使一部分作业台车因维护而停止,其他作业台车也能够继续进行作业。然而,即使在轨道的两端设有用于维护的空间,若在同一轨道上行进的作业台车成为三台以上,则在对配置于轨道中央侧的作业台车进行维护时,有时轨道端部侧的作业台车的运转受到很大限制。例如,在具备三台作业台车的结构中,为了使中央侧的作业台车移动至轨道的一侧端部,另一台作业台车也必须移动至轨道的该一侧端部。因此,在对轨道中央侧的作业台车的维护完成之前,不需要进行维护的另一作业台车不得不停止作业而待机,从而使纤维机械整体的效率变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作业台车的维护时也不容易使纤维机械整体的运转效率降低的纤维机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纤维机械具备第一卷绕单元组、第二卷绕单元组以及至少一台作业台车。在上述第一卷绕单元组中配置至少一个卷绕单元。在上述第二卷绕单元组中配置至少一个卷绕单元。第一卷绕单元组中的卷绕单元的配置方向与第二卷绕单元组中的卷绕单元的配置方向相同。在上述第一卷绕单元组与上述第二卷绕单元组之间设置有上述作业台车的维护用的第一空间。
由此,能够经由第一空间恰当地进行作业台车的维护。其结果,能够在第一卷绕单元组与第二卷绕单元组之间进行维护,因此可以不需要如以往那样使作业台车移动至纤维机械的端部,从而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作业台车的维护。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上述作业台车的宽度为上述第一空间的宽度以下。
由此,作业人员经由第一空间而容易接近作业台车的整个宽度范围,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作业台车的维护。
在上述纤维机械中,优选上述卷绕单元并未配置于上述第一空间,而是配置于上述第一卷绕单元组和上述第二卷绕单元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2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