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根管填充材料以及牙组织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81937.6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2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美砂子;庵原耕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L27/38 | 分类号: | A61L27/38;A61L2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艳波;张颖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充 材料 以及 组织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拔髓或感染根管的根管扩大清扫后,实现牙组织再生的新颖且独创的牙组织再生方法。对于对象牙齿(100),在拔髓后或感染根管的根管扩大清扫后,在根管的根尖侧,注入具有含有牙髓干细胞的细胞(220)和使含有牙髓干细胞的细胞附着的细胞外基质(210)的根管填充材料(200)。含有牙髓干细胞的细胞含有牙髓SP(Side Population)细胞、CD31阴性且CD146阴性的细胞、CD24阳性细胞、CD105阳性细胞、或CD150阳性细胞中的至少任一种。牙髓SP细胞可以是例如CD31阴性且CD146阴性的细胞等。即使在深度龋齿导致了牙髓炎的状况下,也可能适当地进行牙髓再生以及恢复牙髓功能。
本申请是2009年3月12日递交的申请号为200980108613.4,发明名称为“根管填充材料以及牙组织再生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管填充材料以及使用该根管填充材料的牙组织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龋食深入到牙髓时,一般通过拔髓对龋齿进行治疗。但是,牙髓具有通过形成修复象牙质而隔绝外来刺激、根据感觉信息抑制龋食的发展,产生咬合感觉以防止咀嚼坚硬物体时导致牙齿断裂的作用。另外,牙髓通过代谢维持象牙质蛋白质以及水分,进而保持象牙质的机械强度以及性质。众所周知,牙髓还具有提供免疫功能的感染防御构造。
在牙内治疗中,由于根管形态的复杂性,NiTi合金制旋转锉得到普及。但是完整的拔髓、根管扩大以及根管填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拔髓之后导致根尖性牙周炎,结果失去整个牙齿的潜在可能性很高。
为了提高牙齿的寿命,需要开发一种尽可能保存牙髓的方法。因此,要对新的龋齿治疗方法进行技术开发,该方法驱动被认为是牙齿再生的3要素,即:1)形态形成因子(BMPs(骨形成因子)等),2)牙髓组织干细胞,3)微小环境(支持物、细胞外基质等),从而使象牙质以及牙髓再生。
首先,如非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有一种根据生物体外细胞导入法或遗传基因导入法,在生物体外将BMP蛋白质投放到牙髓干细胞内或将BMP遗传基因导入到牙髓干细胞内,并将在三维培养下分化的象牙芽细胞移植到牙髓暴露面上,快速且大量再生象牙质的方法。
另外,如非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为了实际临床应用上述方法,进行一种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而大量生成人类牙髓干细胞的技术开发,分取含有大量干细胞的SP(sidepopulation)细胞,对其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的进行分析。
若牙髓组织处于偶发性露髓或可逆性牙髓炎的程度,则认为所述象牙质的再生方法有效。但是对于不可逆性牙髓炎并伴有疼痛的情况,就不得不拔髓。
到目前为止,众所周知对于人类牙根发育未完全的自体移植,其移植后牙髓的治愈率很高。并且,这种方法在伴有由钙化组织引起的牙髓腔的关闭、牙根的生长以及根尖孔的封闭时,可以防止牙根断裂。即使牙髓发生坏死,只要没有被感染,残留的细胞外基质则可能作为血管以及细胞侵入的支架(scaffold)而发挥作用。
另外,移植时,根尖部附近的细胞具有生命活性,移植后可能向牙冠部方向移动、增殖。
另一方面,在狗的牙根发育不全的牙齿中,在拔髓后进行移植,牙髓也同样可以再生。有报告介绍,即使在根尖部伴有病变的牙根发育不全的牙齿中,通过进行彻底的根管清洗和消毒,且进行3种抗菌剂贴药后,牙骨质象牙质交界(CDJ,cemento-dentinaljunction)处充满血块,使用无机三氧化复合物(MTA,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以及Cavit完全封锁窝洞,从而使牙髓再生。
然而,如非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即使在狗的健全牙根发育完全的牙齿中,在拔牙后拔髓且切断根尖部后进行移植的情况下,也能看到牙髓通过血块得以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81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